陳彥
一、計生流動人口檔案工作信息化現狀及問題
1.信息化建設未實現全覆蓋,地域發展不均衡。
數據顯示,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僅有27個省建立了省級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系統,覆蓋率為79.41%,仍有7個省未啟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近年來,計生流動人口檔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雖然取得了長足進展,基本實現數字化、無紙化,改變了過去手寫、紙錄的低效率狀況,大大提高了檔案的保密性、完整性和檢索率,工作效率顯著提高,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但仍然存在信息化建設覆蓋率不高、地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
2.信息化系統銜接不暢,網絡化協作水平不高。
《2010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公報》顯示,在建立了省級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的27個省中,只有15個省實現了與國家流動人口子系統的對接,對接率為44.11%,不到全國省市區數量的一半;而各省之間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各自為政,基本無對接,無法實現信息互換和交流。計生流動人口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初衷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全國聯網及計生信息的無障礙互換,這也是管理好流動人口計生檔案的關鍵之處,但由于目前各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均衡,導致信息化系統之間的銜接不順暢,仍未實現全國聯網,網絡化協作水平有待提高。
3.計生流動人口檔案工作人員素質不高,信息化應用水平低下。
在一些單位,計生檔案工作人員往往是兼職,人員變動大,且多由老、弱、病的女同志承擔,文化素質不高、檔案專業知識缺乏、計算機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差等現象較為普遍,有些工作人員甚至完全不會使用計算機,也不積極學習新知識,得過且過,在計生流動人口檔案工作信息化大潮面前手足無措,嚴重影響了計生流動人口檔案工作信息化應用水平。
4.流動人口計生原始檔案收集難度大,信息更新不及時。
計算機的高效率是以檔案管理業務標準化為基礎的,面對有些雜亂無章、沒有系統整理的檔案,計算機是無法進行管理的。同時,由于流動人口的隨意性和隱瞞性大等特點,流動人口基層原始檔案不能及時收集、上報、整理,致使信息更新不及時,數據庫信息不準確,影響了計生流動人口檔案的信息化應用水平。
二、提高流動人口計生檔案工作信息化應用水平的對策
1.國家主導,加大投入,實現均衡發展。
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理應實行“全國一盤棋”策略。國家應在流動人口計生檔案管理中發揮主導作用,不斷提高對檔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積極加大投入,并主動在政策、技術和資金等方面向相對落后地區傾斜,努力實現計生流動人口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均衡發展。除此之外,國家還應提前部署,統一規劃,制定計生流動人口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統一標準,力求建好即能對接,真正實現數據無障礙對接和“全國一張網”,不斷提高國家與省、省與省之間的網絡化協作水平。
2.加強區域、部門合作,促進信息互通。
針對流動人口計生原始檔案收集難度大導致的信息更新不及時、數據庫信息不準確等問題,只有各地、各部門加強合作,尤其是通過流入地和流出地的齊抓共管,不僅積極收集、錄入流動人口計生原始檔案,還主動通過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化系統進行信息互通,利用互聯網的快速、便捷實現數據庫信息實時更新,不斷提高流動人口檔案準確率,為做好計生工作服務。
3.提高人員素質,提升管理水平。
“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不僅直接影響流動人口檔案管理水平的高低,更影響流動人口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快慢,作為人口計生檔案管理人員必須是具有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既要有熟練的檔案管理業務能力,善于管理檔案,面對信息化大潮,還要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水平和良好的信息處理能力。提高素質別無二路,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從宏觀層面來說,用人單位要調整人才結構,將不同專業、學歷、年齡、職稱的檔案工作人員進行科學調配,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就微觀而言,單位要積極組織檔案管理人員參加業務培訓,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整體水平;除此之外,檔案工作人員自身也應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主動學習人口計生業務知識和計算機技術等相關知識,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和素質。
雖然計生流動人口檔案工作在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計算機在輔助流動人口計生檔案管理工作中應用的前景仍然廣闊。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