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院校是培養和造就數控人才的搖籃。隨著機械制造業的飛速發展,對數控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然而目前的中職數控教學現狀還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存有諸多問題。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踐,探討了提高中職數控專業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數控技術;實訓教學;中職學校;途徑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才市場對大量的一線技術工人需求量增大。然而目前我國緊缺已熟練掌握技能的專業人才,特別是在數控技術方面,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這一現狀嚴重影響并遏制了我國制造業的和諧發展,因此大力培養數控人才已迫在眉睫。中職學校是培養和造就數控人才的搖籃,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強和需求的擴大,面對當前數控技能人才需求的現狀,我們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將學生的專業能力訓練和職業能力培養結合起來,理清思路,找準主要途徑,培養出優秀的數控人才,以順應社會發展,滿足市場需求。
一、提高師資水平
數控機床的使用比普通機床的難度要大, 因為數控機床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 它牽涉的知識面較寬, 即操控者(教師)不僅具有扎實的本專業知識,還應具有機、電、液、氣等更寬廣的學識, 因此, 對操控人員提出素質要求是很高的。目前, 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數控機床的用戶越來越多, 但機床的利用率卻不高, 當然有時是生產任務不飽滿, 但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是數控操控人員素質不夠高, 碰到一些問題不知如何處理。特別是新購機床, 由于電子元器件的質量問題, 以及運輸中受到的振動等因素影響, 在正式投產3~6個月內數控系統出現的一些故障現象, 往往在維修手冊中是查不到的, 也可能以前從未遇到過, 這就要求使用者具有較高的素質, 能冷靜對待問題、頭腦清醒、現場判斷能力強等等。一般情況下, 新購機床時, 機床廠家會為用戶提供技術培訓的機會, 時間雖然不長, 但他們的針對性很強, 校方應予以重視, 所送教師應包括以后的機床操作者。師資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 而要抓長久, 在日后的使用中還需不斷
積累。
二、運用好多媒體教學
數控教學與實際密切相關。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手工繪圖,會浪費很多課堂時間。而多媒體教學能避免上述弊端,因為多媒體具有容量大,信息廣等特點,教師可以把提前準備好的內容輸入電腦,上課時,老師可以直接打開所要講解的圖形,節約了很多繪圖時間,增多了講析時間。例如講解《數控編程》G\M指令時,需要配圖很多,如果在課堂上手工繪圖,不僅費時繁瑣,而且講析時間變得緊張,教學計劃也很難講完。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將需要的圖形直接打開,不僅節約很多時間,還能游刃有余的講析,輕松地完成教學計劃,甚至可以讓學生多做一些練習,學習效率可大大提高。同時,多媒體技術的超級鏈接可隨意轉換,使教師可以靈活控制前后內容的銜接,既可單獨講解某個知識點,又可貫串前后知識連貫學習,突出重點、難點、反復講解和練習。因多媒體教學容量大、信息快、直觀可感,所以老師講課時間大大縮短,相應地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思考、討論、探究、鞏固。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堂上師生完美配合的氛圍形成了,從而也達到了最佳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多采用數控仿真輔助手段銜接理論與實訓教學
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的最大差別,在于數控機床能夠根據程序指令實現自動控制和自動完成對零件的加工,一方面初學者往往由于編程錯誤出現撞刀事故,甚至損壞設備;另一方面由于數控機床操作按鍵較多,按鍵之間大都有連鎖關系,對于初學者學生來說,有時僅因疏忽了一個小小的步驟,后續的操作就無法繼續下去,嚴重的機床還會出現報警,搞得學生心里緊張,唯恐操作失誤引起設備故障。為此,在實訓教學中,有必要引入數控仿真軟件作為數控實訓教學的橋梁,使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效銜接,安全而有效地完成實訓教學任務,提高實訓效果。具體做法是,在實訓階段,可先安排學生實地觀摩數控機床的操作,然后采用如上海宇龍、南京宇航等數控仿真軟件,進行數控仿真加工操作學習,主要針對三個方面:一是讓學生準確、熟練掌握面板操作,二是通過仿真加工進行編程的正確性檢查,三是進行“程序編輯”、“對刀操作”的熟練性練習。同時在仿真輔助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仿真畢竟只是仿真,它與實際上的加工還是有差別的,以避免學生過分依賴仿真系統。
四、改善校內實習實訓條件, 加強實習實訓工作
良好的實習實訓條件是實行工學結合培養模式, 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保證。為此, 中職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 不斷改善校內的實習實訓條件。不僅建有液壓傳動、機械傳動、金屬金相及熱處理、數控編程、CAD/CAM 等多個專業教室和實驗室, 而且建有鉗工、普通車工、普通銑工、數控加工中心等多個生產車間的校內實習工廠。與此同時, 每年還對實習設備進行補充和更新, 加大校內實習實訓的容量, 還專門組織實習教師和數控維修專業的學生對多臺機加工設備進行了維修, 以保證設備的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為了加大學生技能訓練的有效作業時間, 充分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時間, 安排學生實習,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實訓設備的利用率。
五、走校企結合發展的道路
數控專業實踐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技能訓練,這就要求學校有一定的實習場地、機器設備,并配備專業的技師,而這往往是學校缺乏的。因此中職學校應設法建立校企溝通,和多家公司聯合辦學。一方面學生走出去,到工廠去親自實踐,與企業零距離接觸,讓學生學到一流的、適用的專業技能。教師走出去,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與教學質量,適時了解用人部門對技術型人才的要求,據此指導教學計劃的修訂、教學內容的改革。另一方面積極與企業合作,引入企業到學校合作辦學,聘請工廠的專業技師人才來校指導,加強技術教育的針對性,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從長遠來說,這樣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既有利于學校與企業的緊密聯系,又有利于學校及時吸收企業發展的新技術,不斷優化教學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關紹閣.中職數控加工技術實訓教學淺議[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 12 .
[2]閆會如.多媒體在中職數控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辦公自動化2009,11 .
[3]王磊.中職數控專業教學淺談[J].職業教育,2011,4.
作者簡介:盧洪燕(1977.3-),女,講師、研究方向:數控加工和數控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