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程是我國最為基本的課程,是為了能夠將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的基礎課程。小學,則是一個學生成長的關鍵,是學生人格的培養重要時刻。所以,教好小學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語文朗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具有極大意義的,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獲得正確的文字發音和理解。那么,我們要如何利用好朗讀在小學語文的重要性呢?本人將在本文中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重要意義;現狀;策略
前言:朗讀是語文最基礎的部分,語文的教學就是從朗讀開始的,正如古代的教學就是以朗讀為主來幫助理解的。通過朗讀,讓學生學會讀書,學會學習語文。而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加強他們的朗讀能力,幫助學生與作者能夠達到一種共鳴的狀態,從而增強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和鑒賞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水準的人才。
一、小學語文進行朗讀教育的重要意義
朗讀是各個階段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是語文學習最為基本的一個過程,通過朗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直接地感受到文章的重心,所以,朗讀教育對于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加強學生對字詞的認知。小學生本身的理解能力不高,而且咬字也不清晰,對于字詞的認知度也不高,所以,開展相應的朗讀教育,增加學生朗讀的時間,可以幫助學生糾正一些不正確或者含糊的發音,增加學生對字詞的認知,提高他們對一些生字的認識,從而可以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獲得正確的發音,掌握正確的文字認知。
2.提高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注意力。小學生的注意力相對來說比較分散,而且很難能夠聚集起來,而在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通過文章的朗讀,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給集中在課本上,集中于所讀的文章上。所以,進行朗讀教育是提高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注意力的一種重要方式。
3.提高小學生對文章的熟悉度和理解力。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并不僅僅是針對文章中的字詞進行閱讀,更加是要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對文章更加熟悉,從而讓學生能夠進入到所學課文中,幫助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主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記憶。而且,通過朗讀還能夠幫助學生學會一些詞語的用法和使用場合,從而可以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技巧方面提供一定的詞匯保障,提高他們在語文各個方面的技巧。
語文朗讀教育是學習語文的起點,只有正確地運用了這種方式才能夠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一個更加有效的語文教學。
二、我國小學語文朗讀教育現狀
朗讀教學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隨著新教改的提出,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使用一些新的教學模式而忽視了傳統的語文朗讀教學,所以,我國現有的朗讀教育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教師本身素質不高。小學,是一個學生的基本能力形成與培養的階段,而小學語文則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與說話藝術的重要時刻。通過小學語文朗讀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字詞的發音,可以讓學生說好普通話。但是,有些小學語文教師本身普通話說的并不標準,充滿了方言口音甚至是直接用方言進行教學,這樣要怎樣為學生帶讀,怎樣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字詞發音呢?所以,老師的素質不高嚴重地影響到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2.小學生的主動性較差。小學語文的朗讀教育是一項集體活動,是需要學生集體參與的。但是,在朗讀過程中,許多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卻不高,總是想著渾水摸魚,能夠混一次是一次,這樣不僅不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教學,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的學生,降低了語文的教學效率。
3.朗讀面窄,所讀內容局限性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的教學總是圍繞著課本來展開的,并沒有進行相應的引申和拓展,這樣就使得學生的朗讀面積較窄,學生學習的內容較為死板,這就使得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想法比較單一,呆板,使得學生的知識儲備也較少。除了朗讀內容較窄以外,老師的朗讀對象也比較少,許多老師總是針對成績比較好的那幾個進行朗讀,而剩下的學生卻僅僅是被當做了聽眾,這樣就很難能夠讓學生得到全面的朗讀教育,讓他們獲得真正有效的語文教育。
4.只求形式,忽視了實質。許多語文朗讀過程中,老師僅僅是將這個過程當作了一種形式,在課堂上可能進行幾分鐘后就將停止了,這樣怎么可能讓我們的學生從中獲得實質性的意義呢?正是因為這種現象使得朗讀成為了一種過場,一種形式。正是因為現在的這些不良的教育狀況,使得我們的語文教育面臨著一定的困境,所以,我們一定要改善現狀,為我們的語文教育事業提供一個更高的發展平臺,利用朗讀教育為我們的小學生培養提供一個更好的機會。
三、小學語文朗讀教育開展策略
加強我們的小學語文教育,就一定要能夠重視小學語文的朗讀教育,提高我國的語文朗讀教育效率,那么我們要怎樣去做呢?本人有以下幾個觀點。
1.采用情境創設,激發小學生朗讀積極性。在語文課堂上,我們可以將語文的文章改編成為一個劇本,將它作為一個話劇的形式,讓我們的小學生把它表演出來,讓他們能夠自主地去想象表演的場景與朗讀的語氣,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我們學生對朗讀的積極性,而且,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旨,讓他們能夠更加直接地了解到文章所要表述的內容。
2.采用比賽形式,促進學生朗讀。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所以,在我們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比賽的方式來激發我們學生朗讀的主動性。就比如讓學生讀書,讀到錯誤的地方就主動停下換另外一位同學進行閱讀,比較誰讀的文章最長,然后給予一定的獎勵。
3.保障學生的讀書時間。一節課只有四十分鐘,在這樣短的時間里又要講課,又要朗讀,時間相對來說是很少的,所以,學校可以直接安排朗讀課程,讓學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朗讀,這樣的課程除了朗讀語文課本外,老師還可以自主安排相應的朗讀內容,例如一些科普知識,一些歷史故事等等方面,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說話,還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謂是一舉多得。
四、總結
朗讀,并不僅僅是一種發音的過程,更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尤其是在小學起步階段,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更加直接地認識到學習的內容,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對于開展語文教學是具有極大意義的。
參考文獻:
[1]趙媛.淺談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J]. 新課程(小學). 2010(12) .
[2]沈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漫談[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2010(01) .
[3]安磊.提高朗讀教學水平的技巧[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2011(08) .
作者簡介:韓涵(1971 4.4-),女,漢,山東單縣高老家 ,山東單縣開發區實驗小學,小教一級,大專,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