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杰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新媒體對廣播帶來了極大沖擊。廣播電臺必須通過對廣播新聞節目的創新,充分掌握與運用廣播的及時性,發揮電臺廣播的特點,使廣播新聞節目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廣播新聞 創新 微博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新媒體發展迅速,對電臺廣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這樣的形勢下,廣播編輯要對目前的形勢進行全面分析,通過思想觀念的創新,在提供大量信息、資訊以及指導的同時,實現自我創新,全面提高廣播新聞節目的水平,推動廣播新聞節目的發展,使廣播新聞節目利于不敗之地。
一、廣播新聞報道中思想與內容的創新
廣播新聞節目創新的中心思想就在于準確找到新聞的潛在價值。在新聞報道中,容易出現新聞創新“盲點”,主要是由于過往習慣的影響。因此,為了實現廣播新聞節目的創新,就要求廣播編輯擺脫常規思想,樹立全新創新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觀念創新
對于廣播新聞節目而言,如果缺乏創新,聽眾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哪怕是再好的節目,也會讓聽眾覺得索然無味。因此,只有通過新聞節目的創新,才能滿足聽眾的需求。通過新鮮題材、新鮮元素的加入,解放思想,實現創新。
2、內容創新
要針對聽眾的特點,推出一些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時代的新聞節目。同時,廣播編輯還要學會根據時代發展的形勢進行創新,與時俱進,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新鮮事例進行編輯,力求將更好的內容資訊滿足聽眾的需求。
3、體現新聞的新鮮性
對于廣播編輯而言,新聞節目的創新不僅要體現在內容的創新上,還要體現新聞的新鮮性。在新聞傳播中,廣播的主要優勢就在于“快”與“及時”。因此,為了使廣播新聞在各種媒體的沖擊下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廣播編輯就要在廣播形式上進行創新,以“快”為目的,通過各種方法進行創新,實現新聞節目的快捷性。這就要求主持人走出播音室,通過其他通訊設備,從新聞現場進行新聞節目的直接報道,使聽眾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新聞資訊。
二、廣播新聞編排的創新
廣播新聞以其獨特的優勢吸引著廣大聽眾,能否充分掌握好這些優勢就在于編輯對新聞內容的編排。編輯要根據新聞內容的編排實現聽眾最優的收聽效果。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要注重新聞內容的策劃與創新,爭取將新聞節目做得更有吸引力。由于廣播是靠聲音進行傳播的,編輯要對新聞編排進行創新,著重突出廣播的優點,使聽眾的聽覺效果更佳。
1、根據新聞價值選擇頭條
對于廣播新聞節目來說,最大的賣點無疑是頭條新聞。頭條新聞選取的原則就是它的重要性、受關注度、獨特性以及時效性(包括突發性)。編輯在選稿時,一定要根據聽眾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優秀的頭條可以吸引更多的聽眾,引發聽眾收聽節目的欲望。對于當地政府在政治、經濟體制中的改革等方面資訊,廣播編輯應以此為頭條內容。但如果廣播編輯只是單純地將政務與經濟、活動作為新聞節目的重中之重,就會使新聞節目出現單一、乏味的現象,滿足不了聽眾了解多方面資訊的需求,不利于廣播新聞節目的發展。因此,廣播編輯要通過適當擴大頭條的范圍,加入一些新鮮的元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2、新聞編排要講究策劃
廣播新聞節目的播出要求具有順序性,如何才能將新聞節目編排得更加合理,關鍵就在于編輯對節目的掌控,通過編輯的思想,為聽眾呈現最合理的新聞資訊。但很多時候,編輯的創新能力還會受到新聞稿件質量、宣傳報道要求等方面的影響,使編輯在對新聞編排時無法做出很好的策劃。因此,編輯要通過自身能力的創新,從眾多新聞稿件中選出各個有機點進行結合,通過結合后的最佳點對新聞節目的編排。
3、注重編排的節奏感
在廣播新聞節目中,聽眾不可能對每條新聞都非常關注。因此,廣播編輯在在對新聞節目編排的過程中要將新聞內容編排得有節奏感。只有具有節奏感的新聞內容才不會使聽眾出現聽覺疲勞,提起聽眾對節目收聽的欲望,并適當在新聞節目中建立緩沖帶,將新聞資訊與最新的路況信息及時傳遞給聽眾,使廣播新聞節目的收聽性更強。
三、主持人要樹立創新意識
廣播新聞要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播報模式,就要不斷豐富新聞內容,在廣播新聞可以全面應用“口語化”與“說、報結合”的方式。主持人的思維比較固定,總是過于過分依賴于編輯的工作,所以自身比較缺欠自主創新的意識。另一方面,總是過分依賴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技術,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是一味地利用互聯網尋找方法。在借鑒和模仿別人的同時,沒有經過自己充分的思考,所以毫無新意。只有進行不斷地思考,敢于實踐和探索,進行不斷創新才能使主持人語言更加犀利、豐富、流暢等。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廣播節目主持人必須勇于探索各種創新訓練,以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思維與創新能力。作為廣播電視第一線的從業人員,必須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使自己在激烈的崗位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廣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對聽的質量非常講究,怎樣才能讓聽眾聽得舒適愉快,將新聞聽進自己的腦海里,并可以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備良好的親和力,拉近與聽眾之間的距離,讓聽眾聽得懂,更愛聽。
四、新聞形式的創新
廣播,它最主要是以聲音的形式傳遞信息。只有新穎突出的新聞節目形式,才能讓聽眾過耳不忘,彌補聲音載體轉瞬即逝的遺憾。在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信息時代,我們可以借助各種多媒體傳播方式,比如:論壇、微博以及網站等,來激發受眾參與廣播新聞節目的熱情,并不斷鞏固廣播用聲音傳播信息的方式。
五、創新節目管理機制
必須從市場需要去確立節目的定位,把精力放在提高節目質量和出精品上。抓節目質量,就必須加大管理監督力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機制。對廣播編輯實行工效掛鉤,節目質量負責制,并在制作過程中把工作效果和個人工資掛鉤;對欄目有計劃地實行改版,對各檔新聞節目進行經常性評比,不斷淘汰“劣質”節目,不斷開辦新的節目,徹底打破節目運行表運行幾年不變的僵化模式,使新聞節目常辦常新。
結語
創新作為一種重要手段,它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新聞傳播具有真實性與嚴謹性,它與娛樂節目有所不同,要想實現寫作方法、播報方式以及形式上的創新,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樹立崇高的新聞理想、形成正確的職業觀,通過不斷的實踐,進行具有時效性的廣播新聞制作和報道。
參考文獻
①李輝,《傳播學視域下當代廣播新聞節目的發展特征》[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5):146-148
②張潔,《合理運用資源營造廣播新聞節目的價值》[J].《新聞傳播》,2012(12):251-253
③陳婉斌,《當前形勢下寧德電臺廣播新聞節目的策劃與制作的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3(2):20-21
④尹雪艷,《地方級廣播電臺午間新聞節目如何在“夾縫”中求發展》[J].《中國傳媒科技》,2013(3):136-137
⑤黃偉,《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3(2):262-264
(作者單位:鄭州人民廣播電臺)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