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秀
摘 要 目的:提高尿毒癥患者生活質量。方法:選擇符合準入條件的維持性透析患者30例。根據患者瘙癢和自愿情況,隨機分為治療組(10例)、預防組(10例)、對照組(10例)。治療組和預防組采取血液透析(HD)加血液灌流HP)雜合式治療,對照組單純血液透析(HD),比較患者皮膚瘙癢癥狀和體征。結果:1年后,對三組患者皮膚瘙癢癥狀和體征進行比較,有差異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關鍵在于預防。
關鍵詞 護理 尿毒癥 皮膚瘙癢 預防 評價
江西省石城縣人民醫院現為縣級二甲綜合性醫院,目前,血液凈化治療只開展了血液透析(HD)和血液灌流HP)兩種方式,血液透析器為江西省統一使用的GAMBRO polyfux 14L(非高通量),治療過程中,多數患者會有皮膚瘙癢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瘙癢癥狀嚴重者,即使采用HD+HP雜合式連續治療,效果仍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開展預防性使用HD+HP雜合式治療方式,即患者還沒有出現瘙癢癥狀之前對患者預防性使用HD+HP雜合式治療,效果滿意。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維持性需要血液透析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43.5歲;糖尿病腎病3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1例,高血壓腎動脈硬化5例,多囊腎1例。每周透析2~3次。透齡(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年限)6個月~5年。根據患者自愿和瘙癢情況,將患者分為三組:治療組(A)10例,為瘙癢癥狀明顯患者;預防組(B)10例,為無瘙癢癥狀患者;對照組(C)10例,為無瘙癢癥狀患者。三組患者所用器材、藥物等出自同一廠家、同一批號,基本用藥相似,年齡、文化程度、并發癥等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進行單純HD。治療組和預防組:進行HD+HP雜合式治療。HP時間安排:第1個月,每周1次,連續4次;第2個月,每兩周1次,連續2次;3個月以后,每個月1次,持續間斷進行。
1年后比較三組患者效果。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無瘙癢,皮膚光滑,無結節、丘疹、霜樣改變;②有效:瘙癢癥狀有改善,或偶爾有瘙癢,全身多有抓痕,皮膚或有結節、丘疹;③無效:瘙癢明顯,全身抓痕較多,有皮下結節、丘疹。
統計學處理:收集到的資料輸入SPSS13.0統計軟件包,采用x2檢驗分析資料。
結 果
三組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三組比較,預防組的總有效率略高于治療組和對照組,預防組的總顯效率明顯高于治療組和對照組,總顯效率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可以看出,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預防效果好。
討 論
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是尿毒癥的并發癥,長期透析的尿毒癥患者大多會并發皮膚瘙癢且呈頑固性,有的奇癢難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作為血透室醫務人員,減少患者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我們的重要責任。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受多種主、客觀因素影響,如氣候干燥、衣物刺激、飲食不合理等均會加重瘙癢癥狀。
目前,皮膚瘙癢的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體內毒素尤其是血中大、中分子溶質(如β2微球蛋白)未能被清除,形成皮膚淀粉樣變或皮下結節致癢。②含氮代謝物(如尿素、尿酸)經皮膚分泌排出,形成尿霜刺激皮膚致癢。③化學介質或體內代謝毒素的組胺、激肽、蛋白酶釋放和彌散,通過游離神經末梢及毛囊周圍、末梢神經網,并受付交感神經支配而引瘙癢[1]。
血液透析(非高通量透析器)只能清除體內小分子代謝產物(如尿素氮、肌苷);血液灌流則利用吸附競爭原理,能清除血液中大、中分子物質(如β2微球蛋白),而甲狀旁腺分泌的β2微球蛋白是導致皮膚淀粉樣變和皮下結節形成的主要原因。
已出現皮膚頑固瘙癢、形成皮下結節者,說明患者體內已聚積一定量中、大分子致癢物。要使致癢物排出和皮下結節吸收有一個過程,所以,對瘙癢嚴重者,灌流只能使癥狀減輕。
綜上所述,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預防效果好。所以,沒有開展血液濾過的醫療機構,應提倡預防使用HD+HP雜合療法,以減少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的皮膚瘙癢并發癥,提高尿毒癥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于海洋,張建榮,主編.腎病血液透析有問必答.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