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華
關鍵詞 剖宮產術 胎頭娩出困難 分析
剖宮產術中胎頭娩出困難可造成新生兒窒息、產傷及子宮切口撕裂發生大出血等并發癥。2003~2010年收治發生胎頭高浮剖宮產胎頭娩出困難產婦89例,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3~2010年收治實施剖宮產分娩產婦7197例,術中發生胎頭娩出困難214例,胎頭娩出時間超過1分鐘,其中胎頭高浮89例(41.59%),術中胎頭娩出時間63~150秒,產婦年齡22~39歲,平均26.5歲,第1胎75例,第2胎14例。
方法:89例均行新式剖宮產術,為觀察組剖宮產術式參照文獻[1]。麻醉均為腰椎麻醉,剖宮產指征為妊娠期高血壓病,胎兒窘迫,胎頭高浮(臨產后)高齡初產,臍帶繞頸2周及以上,選擇同期胎頭高浮以內倒轉,足牽引娩出89例為對照組,兩組在年齡,手術方式及手術指征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及X2檢驗。
結 果
兩組切皮至胎兒娩出時間,胎兒娩出時間及總手術時間比較,見表1。
兩組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比較,見表2。
術后病率及出血量比較:兩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見表3。
討 論
胎頭娩出困難的原因:剖宮產術中胎頭娩出困難多由術式選擇不當、切口偏小、麻醉及胎兒等因素引起。本組89例胎頭娩出困難均因胎頭高浮而未采取適當助娩措施強行加腹壓娩出所致。
胎頭娩出困難時母兒的影響:剖宮產術中切開子宮,破膜及術中取胎頭等操作,均可刺激胎兒發生宮內呼吸并吸入羊水,因宮內取胎兒時間長,按壓子宮及腹主動脈,可減少子宮胎盤血流,使新生兒阿氏評分降低甚至發生新生兒嚴重窒息,尤其已有宮內缺氧的胎兒可直接影響其予后或造成新生兒死亡。有時還可造成新生兒產傷。輕者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重者將給患者帶來永久性的不良預后。故采取適當措施及時娩出胎頭,對降低剖宮產兒窒息率及死亡率是非常必要的。因本組患者均為胎頭高浮,故未造成子宮切口撕裂大出血,術后病率無顯著性差異。
胎頭高浮娩頭困難時可采取的措施:胎頭高浮行剖宮產分娩時應避免強行加腹壓娩出胎頭。本組89例均為強行加腹壓娩出胎頭。結果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明顯增高。而對照組選擇了行內倒轉足牽引方法娩出胎兒明顯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具體方法是:切開子宮破膜后立即手入宮腔,牽引胎足,行內倒轉術,待吸靜羊水后緩慢牽引雙足娩出胎兒。文獻報道[2],剖宮產術中胎頭高浮時可使用單葉小產鉗助娩胎頭。由于小產鉗具有旋轉和牽引作用,對母嬰損傷小,具體方法是:將單葉小產鉗滑在胎兒頂額部或面額部與宮壁之間,直至產鉗滑到其頭彎位于胎頭的一側后,始于宮縮時輕輕將胎頭撬出,助手推壓宮底協助娩出胎兒。目前剖宮產術已得到廣泛普及,所有綜合性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均可實施完成,而產鉗術,由于其技術要求相對高,很多醫院沒有開展,剖宮產術中胎頭高浮時均強行加腹壓娩出胎頭而導致新生兒重度窒息屢見不鮮,故認為胎頭高浮剖宮產行內倒轉術及足牽引娩出胎兒在沒有產鉗助產的條件下是可行的,但需除外羊水過少或無羊水癥,以免造成胎兒損傷,可供同行借簽。
參考文獻
1 馬彥彥.新式剖宮產術.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 劉新民,主編.婦產科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86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