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會能
摘 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次設計教學課程;通過互助合作交流,提高英語學習實踐應用能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高效愉悅的課堂氛圍,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學困生;英語;興趣
學生在小學已經學習了三年英語,關于詞匯、日常用語、句子和語法有所了解。但小學英語課本沒有國際音標,學生學習英語單詞時只能記憶教師的讀音,如果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聽錯了,單詞就記錯了。長此以往,導致兩極分化,造成學困生的出現。因此,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就是要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轉化學困生的學習態度,進而對學習產生較高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
一、以學生為主體,更加關注學困生
初中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可塑性極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表現出來的諸如,性格、習慣、興趣愛好、對知識的接收能力、思維不同等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從不同方面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適應能力分配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尤其關注學困生,了解他們在學習英語中存在的困惑,引導他們運用科學的、有利于促進他們英語進步的學習方法學習,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
二、構建合作學習,減低學困生的學習恐懼
初中英語是一門參與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實踐,變教師占用很長課堂時間自己“講”為學生自己“學”。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自主選擇角色,進行合作表演,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使學習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使知識在互動中傳遞。一個學習情境,學生在表演完一輪后,可再互換角色進行表演,使不同層次學生從不同表演中獲得不同感受,學習不同的知識。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使學困生減低對學習的恐懼感,同時可以從比自己優秀的同學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比如,自信、大方、合作能力。
三、給學困生更多的關愛,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初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只關注他們的衣食住行,而忽視他們在學習中的感受,教師應該給予他們學習方面更多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在課堂上實施情感化教學,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對于學困生,因學習效果不理想,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的壓力原本就很大,所以,對他們更應給予足夠的關心和重視,重新喚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隨著各國之間合作交流日趨頻繁,英語作為一種世界性的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一種語言工具,因此,學好英語是非常必要的。
總之,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次設計教學課程;通過互助合作交流,提高英語學習實踐應用能力;給學困生更多的溫暖和關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能力的同時,應使他們認識到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順應社會國際化發展的需求,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一種重要工具。
(作者單位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和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