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晶
摘 要:實施課程改革后,如何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變理想的課程為現實的課程,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新潛能,是每個英語教師都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習環境;教學效率
實施課程改革后,新的高中英語教材詞匯量大,題材涉及面廣,不僅涉及藝術、科技、體育、音樂、天文地理的知識,還涉及許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那么如何巧妙地寓英語學習于生活體驗之中,如何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變理想的課程為現實的課程,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新潛能,進而夯實學生終生學習英語的基礎是我們每個英語教師都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為此,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思考和嘗試,也從中受到了新課改的啟發。
一、用多種教學方法“拴”住學生的心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課堂教學方法,用靈活多樣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比如,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上課時,有目的地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甚至課堂中還可以利用適當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游戲中學有所得。當然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有許多教學方法,而且其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如,表演法。學生用英語購物、問路、介紹、采訪等形式表演,不但能表達自己的喜好、祝愿、意見,而且還增加了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理解。還有音樂結合法。在英語教學中把音樂和英語相融合,針對學生喜歡唱歌跳舞的特點,借助音樂優美的旋律和節奏進行英語單詞和句型的教學。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受到音樂的熏陶,還減少了機械操練的枯燥和乏味,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適合它的環境的。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在英語課上要求教師盡量用英語組織和進行教學,給學生營造一個英語語言學習的氛圍。堅持用英語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的機會,便于學生口頭模仿,有利于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欲望,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當然想要英語課的效果好,這就需要教師對只言片語都要精心推敲。從課前的導入語,課中的過渡語,再到課后的總結語都要精心考慮,上課時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并激發他們用英語交流的熱情。課前盡量讓學生作duty report,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情況,也可以讓他們Tell English story,并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課中可以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式課文內容。或者給出任務型話題讓他們積極地討論,充分地用英語交流。還可以針對近期所學內容,布置學生課后進行討論排練,然后在每天上課前表演,這樣不僅能豐富英語課堂,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積極性。在平時要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多用英語交流。堅持用英語打招呼、打電話、寫日記。當然,這些習慣都是通過長期的要求和教師不懈的指導與監督才會慢慢形成。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創設和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一定會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有更多的收獲。
三、及時總結和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上的教學要想高效,也離不開課外的一些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之余,應善于歸納和總結已經學過的和某些未學過的知識,并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歸納和總結并不只是復習階段的做法,而是指使之成為知識鏈,便于理解和擴大知識面,讓單調的課本知識變成積極充實的內容,繼而成為學生努力追求的對象,這樣,學習興趣和效果會日趨提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及時地反思更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不可少的環節。比如,每節課后的課后記。教師把每節課的優點及時記錄下來,作為教學資料好好地保存,這樣有利于以后的教學工作。而教學中存在的缺點也要記錄下來進行反思,在今后的教學方法中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另外,對平時的練習和測試也要及時地反思,把難度大不好掌握的練習和出錯率高的題目及時匯總,這樣有利于以后的教學。
總之,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我的英語課堂十分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說、讀、寫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也大大增強,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也切身體會到了新課程下所帶來的欣慰和喜悅,我要不斷學習新課程的有關理論,并將它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英語課堂,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北方民族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