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絢麗
摘 要:新課改倡導高中歷史要進行高效課堂教學,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低效的課堂教學仍然大量存在,因此,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應該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這樣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效課堂
歷史課程的真正意義不只限于是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其本身具有的價值,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但是,歷史課程由于本身的枯燥性,使得歷史教學效果并沒有顯示出來,低效的歷史課堂仍然大量存在。那么,什么是高效課堂呢?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一定時間內,以盡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完成更多、更優的教育教學任務,達到完整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培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追求全方位、多層次、社會化、人性化教育,在教學結果上強調教育教學的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實現最大化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呢?
一、轉變師生角色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的地位發生了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把學生當成朋友來看待,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教學目標能夠更好地實現。因此,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真誠的合作,真正實現互動式教學,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洋務運動》時,教師可以就洋務運動對近代中國產生的影響展開課堂討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并積極地進行課堂討論和課堂總結,對于學生的不同見解給予尊重,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來,營造出一個自由表達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表達熱情,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從而更好地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技術也走進了課堂教學,它可以利用自身的聲音、圖片以及視頻的優勢,給學生更多的直觀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知識點更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師在進行《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大業》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一下《七子之歌》,隨著歌曲的旋律,學生就會想到香港和澳門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
抱,學生的學習興趣馬上也被調動了起來,跟著歌曲的節奏,也使學生了解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使教學目標得到實現,也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
三、優化歷史教學方法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合理導入所學的歷史內容,可以通過歷史故事或者教學游戲的方式進行,根據學生喜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進入高漲的學習狀態中,實現高效課堂。教師在歷史課堂中,選用學生身邊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下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知識。用這種教學思路,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進行歷史人物講解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書本或者電視劇的了解,對這一人物形象進行評析,這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班內的學習情緒高漲,有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以后的歷史教學中,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更好地實現歷史高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唐永宏.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究[J].中文教育,2010(9).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