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云亮
摘 要: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在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學習的時候,很多學生往往由于考慮得不夠周全而出現錯誤。主要針對一元二次方程的復習,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一元二次方程;復習;初中數學;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章節是重點內容,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方法,還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本文主要從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章的復習方法進行分析,討論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培養思維的概括性
一元二次方程章節的復習目的在于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鞏固,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對學習過程中的知識遺漏進行彌補。所以,最為關鍵的就是對知識的梳理,尤其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概括性有很大的幫助。
1.定義
例1.以下式子中,哪些屬于一元二次方程?
(1)x(x-1)x2;(2)x2++4=0;(3)x(x-1)=5.
解:(3)式為一元二次方程
2.解法
(1)直接平方法
例2.求方程(x+3)2=4的解。
解:直接開平方可得(x+3)=±2,所以,x=±2-3,即x1=-1,x2=-5.
(2)配方法
例3.求方程x2-4x+1=0的解。
解:配方可得:x2-4x+22=-1+22,因為(x-2)2=3,所以x-2=±,即x1=+2,x2=-+2。
(3)公式法
例4.求方程x2-4x+1=0的解。
解:因為?駐=(-4)2-4×1×1=12,所以,x==,所以,x1=2+,x2=2-。
(4)因式分解法
例5.求方程x2-2x=0的解。
解:提公因式可得:x(x-2)=0,所以,x1=0,x2=2.
3.根的判別式
當?駐>0時,方程存在兩個不等的實根;當?駐=0時,方程存在兩個相等的實根;當?駐<0時,方程沒有實根;當?駐≥0時,方程存在實數根。
4.根與系數的關系
例6.已知方程x2-4x+1=0,求x1+x2,x1·x2的值。
解:x1+x2=-=-=4,x1·x2==1.
二、培養學生思維的周密性
在教學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丟三落四,不是不深入就是不全面。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設置一些具有陷阱的問題,一來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來也使學生考慮問題的周密性思維得到培養。
例7.如果關于x的方程(m-3)x+4x+5=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及x+x的值。
解:根據題意可以得到可解得m=-3,帶入原方程可得:6x2-4x-5=0。根據根與系數的關系可知:x1+x2=--=-=,x1·x2===-所以,x+x=x+x+2x1x2-2x1x2=(x1+x2)2-(x1+x2)2=()2-2×(-)=
例8.如果關于x的方程(2-a)xa-2+5x+6=0是一元二次方程,判斷根的情況并求a的取值。
解:根據題意可以知道,可得a=-2,帶入原方程可得到:4x2+5x+6=0,因為a=4,b=5,c=6,所以,?駐=b2-4ac=52-4×4×6=25-96<0因此,方程沒有實數根。
三、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在一元二次方程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對同一個問題去分析、思考、研究,從而得到多種解題方法,首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也能對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進行培養。
例9.求方程3x(x-1)=2x-2的解。
解:(方法一,求根公式法)
原方程可以轉化為:3x2-5x+2=0.因為:a=3,b=-5,c=2,所以,?駐=b2-4ac=(-5)2-4×3×2=1所以,==,所以,x1=1,x2=
(方法二,配方法)
原方程可以轉化為3x2-5x=-2因為:x2-+()2=-+()2,所以,(x-)2=,所以,x-=±,則:x1=1,x2=.
(方法三,交叉相乘法)
原方程可以轉化為3x2-5x+2=0,(3x-2)(x-1)=0,則有3x-2=0或者x-1=0,所以:x1=1,x2=.
(方法四,提公因式法)
原方程可以轉化為3x(x-1)=2(x-1),則3x(x-1)-2(x-1)=0,提公因式可得:(x-1)(3x-2)=0,則有(x-1)=0或(3x-2)=0,所以,x1=1,x2=.
總而言之,只要數學教師對新課標認真地學習和總結,對新教材深入地進行鉆研,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心理特征以及認知規律,做好以上方面的工作,就能夠培養其思維能力,使教育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秦道崇.淺析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22).
[2]劉頓.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作用大[J].中學生數學:初中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