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霞 吳明江
摘 要:生物課程是一門兼具科學性和人文性一體的獨特學科。在人們需求不斷提高的今天,生物教學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而探究性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對現階段生物課程中探究性實驗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開放性探究實驗。
關鍵詞:開放性;探究實驗;生物教學
一、現階段探究性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各學校所謂的探究性實驗教學大都只學到了“形”而沒有學到“神”
在新課程改革的呼吁下,各校紛紛將探究性實驗教學納入學校生物課堂教學中,但是,很大一部分學校對探究性實驗教學只是流于形式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表現在:教師個人對探究性實驗教學理解的偏差、學校硬件設施的不足、評價制度的單一等。進而教師用幻燈片、掛圖或是口頭講述代替了學生動手,造成了學生填實驗、背實驗的、只有“形”的探究性實驗教學。
2.探究性實驗的開展受到了“時”和“空”的限制
探究性實驗的開展應該是一個學生思維活動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應當是循序漸進的。但是,在現階段的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阻礙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開展,時間往往限制為一節課,而空間就只局限于教室或者是實驗室,所以,教師替代了學生的探究準備以及思考過程,而學生要做的探究就是機械的根據實驗步驟重復一遍。
3.將探究的過程過于簡化,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其中
探究是一個復雜和緩慢的過程,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急于將知識呈現給學生,所以探究的過程過于簡化,簡化到不用去實驗室、不用學生動手做,而是用教師講解、學生想的方式代替了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絲毫沒有受到挑戰,教師的問題也激發不了學生的思考,學生輕輕松松地就走完了科學家經過幾十年努力探究的過程并得到了結果。
二、中學生物教學中開展開放性探究實驗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教師具備良好的教育觀是前提
教師要具備切實發展學生能力與發展學生潛力的教育觀。這些教育觀應該包括關注學生持續發展的教育質量觀、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科學個性觀、關注學生差異和品質的平等學生觀、關注學生成長影響的動態辯證知識觀和綜合的教育因素觀。
2.教師具備一定的生物科學史知識是基礎
開放性探究實驗開展效果很大一個因素在于教師的生物科學史知識。因為開放性探究性實驗主題的選擇要基于教師對生物科學史知識的了解,進而選擇一個可以圍繞核心概念的實驗讓學生自己探究。教師主題的選取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保證所選的主題,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應當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中。最重要的是探究主題可以跟教材內容相關,但不是完全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生物科學知識作為基礎。
3.評價多元化是保障
開放性探究實驗的開展,必須以多元的評價制度做保障,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根據探究結果來評價學生的成果,在評價中還應當加入收集信息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實驗材料選擇的能力以及交流匯報的能力等等作為評價手段,激勵學生展示真實的探究結果。
三、中學生物教學中開展開放性探究實驗教學的意義
1.真正實現同客觀世界的對話、同他人的對話、同自己的對話
在《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一書中是這樣定義學習的:“所謂的‘學習就是跟客觀世界的交往與對話,跟他人的交往與對話,跟自己的交往與對話。可以說是‘構筑世界‘構筑伙伴‘構筑自身的實踐。”從這個意思上來理解進行探究性實驗就是一個學習的實踐。實驗過程就是與客觀事物交往與對話的過程,而小組之間的合作過程就是實現與他人交往和對話的過程,最后整個探究的過程或者是知識內化的過程就是與自己的交往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在整個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構建客觀世界的主體。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學生遇到問題時會主動查詢的“百科全書”。最后再經過與客觀世界的“碰撞”,與他人的“碰撞”下,實現同自己的對話,深入地理解知識。
2.實現三維目標的同時,獲得意外的收獲
開放性探究實驗在整個開展的過程中都是在三維目標的指導下進行的。也就是說,開放性探究實驗將情感態度目標提到了首位,主要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獨立的運用已經積累的經驗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體會科學家探索過程的同時形成一種解決問題的科學態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資料、與他人合作等能力,在整個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這整個過程是在三維目標下進行的,最后又回到三維目標。也可以說是實現了“三維一體化”。顯性課程的教學往往會伴隨著隱性課程的生成。探究是一個長久的,需要時間和空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收獲快樂、體驗成功、學會合作、感受集體等。這些都是學生意外的收獲。
3.真正教會學生超越自己
有一位學者曾經說過教育的目的在于超越性。筆者認為,學生只要每完成一次思維的挑戰就實現了一次對自己的超越。而在開放性探究實驗過程中,學生不斷地挑戰自己,自己查詢資料,自己進行探究。加之,探究實驗過程中的匯報和交流,是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適宜的壓力,在激發學生潛能的基礎上讓學生形成認真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形成時間概念。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學會選擇,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使學生真正超越自己。
總之,在生物學的實驗教學中開展探究實驗不應該只是一個政策下的跟風行為。我們應該在深刻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學習生物學,學會形成自己的標準,學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劉瑛.開放式探究教學的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3.
[2]余自強.生物課程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65.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生命環境與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