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發強
摘 要 目的:觀察五蟲膏外敷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10例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110例和對照組100例。治療組采用五蟲膏外敷治療,10天1個療程,3個療程后評價療效;對照組僅用骨刺平治療,療程同治療組。結果:治療組痊愈40例,有效6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2.73%;對照組痊愈27例,有效53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五蟲膏外敷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療效較好,優于單純骨刺平口服治療。
關鍵詞 五蟲膏 膝關節骨質增生 臨床療效
膝關節骨質增生多見于中老年人,女性發病高于男性。其表現是一側或雙側關節不適,疼痛腫脹。起初疼痛多在長時間行走或上下樓梯時,但休息或臥床后好轉。隨著病情發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動不方便,關節不穩定,走路稍不注意就會疼痛;同時膝關節活動時有像捻頭發時所發出的響聲。重者膝關節還會突然“鎖”在某一位置上,解“鎖”時,伴有明顯的彈響。這說明關節內已經有了游離體。2010年以來,使用自擬五蟲膏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110例,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210例,男80例,女130例;年齡17~58歲;病程20天~5年,平均65天;所有病例均符合膝關節骨質增生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10例,男50例,女60例;平均年齡36歲,平均病程64天。對照組100例,男30例,女70例;平均年齡41歲,平均病程78天。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治療標準》制定:①多慢性起病,有反復發作膝關節疼痛病史;②屈膝困難,疼痛難忍,膝前下方或骸骨周圍,骸韌帶兩側壓痛;③膝關節X線攝片提示膝關節軟骨面骨質增生;④檢驗類風濕因子陰性,血沉、抗“O”正常。
治療方法:①治療組:予自擬五蟲膏(本院協定處方,由土鱉蟲,蜈蚣、烏梢蛇、水蛭、僵蠶、紅花、川烏、當歸、三七、冰片、川牛膝、乳香、沒藥、赤芍、丹參、桂枝等16味藥物組成的藥膏,規格:7cm×10cm。用法用量:外貼患處,1~2貼/次,1次/日。②對照組:100例用骨刺平片治療,口服每5片/次,3次/日。療程均4周。
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臨床癥狀消失,活動自如,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②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活動自如,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但長時間活動時仍稍感不適;③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變,不能參加體力勞動。
結 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92.37%,對照組總有效率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揭示自擬五蟲膏治療膝關節骨質增生療效確切。
討 論
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臏骨所組成,外包以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及半月板,是人體中最復雜及關節面最大的負重關節。骨質增生中醫又稱骨刺。好發于腰椎部以及膝關節部,除這二者之外,隨著近代女性喜穿高跟鞋的風潮流行,女性足跟骨刺的發病率迅速升高,一躍成為發病率第三的骨質增生疾病。膝關節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一般采用保守治療法。膝關節骨質增生病變包括軟骨的退行性變,軟骨軟化、糜爛,骨端暴露,滑膜、關節囊和肌肉的變化。①關節軟骨:正常的膝關節軟骨為光滑的藍白色,邊緣規則、整齊。膝關節骨質增生早期關節軟骨發生軟化、失去彈性和光澤,顏色淺黃,活動時發生磨損,軟骨發生碎裂、剝脫,致使軟骨下骨外露,磨損小的外周軟骨面出現增殖和肥厚,通過軟骨內化骨而形成骨贅。②軟骨下骨:磨損較大的中央部分軟骨下骨發生象牙質變,骨質密度增加而硬化,外圍承受應力較小,軟骨下骨發生萎縮,出現囊腔樣病變。③滑膜:滑膜表現為增殖、水腫,使膝關節內積液,含有較多的黏蛋白,比較黏稠。④關節囊和肌肉:關節囊發生纖維變性和增厚,關節周圍的肌肉產生保護性痙攣,使膝關節活動受限。膝關節骨質增生病因:①骨折后骨質增生。骨折后甚至碎裂后修復的形式是傷處周圍的骨細胞不斷增生形成骨痂。這種骨質增生對人體有利。②周圍軟組織損傷后可發生鈣化、骨化,影響到骨膜,使骨膜生骨。這種增生為病理性,可引起一定的癥狀。③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諸骨由于長年磨損,周圍韌帶松弛,致使關節不穩定,造成病變引起相應部位骨質增生。此種增生是人體衰老的現象。40多歲以后,大多數人都有骨質增生,只是發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癥狀,有的無癥狀。此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女性發病高于男性。其表現是一側或雙側關節不適,疼痛腫脹。起初疼痛多在長時間行走或上下樓梯時,但休息或臥床后好轉。隨著病情發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動不方便,關節不穩定,走路稍不注意就會疼痛;同時膝關節活動時有像捻頭發時所發出的響聲。重者膝關節還會突然“鎖”在某一位置上,解“鎖”時,伴有明顯的彈響。這說明關節內已經有了游離體。
膝關節骨質增生屬中醫骨痹范疇?!秲冉洝吩疲骸案沃鹘?,藏血,腎主骨,生髓”。“五八腎氣衰”。故本病多因年高體弱,肝腎虧虛,精血不足,脈絡瘀阻,經脈筋骨失于濡養所致,與肝、腎密切相關。治療當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治其本,活血散瘀、通絡止痛治其標。紅花、川烏等為藥引,能夠快速滲進皮下七層組織,促進毛孔開張,毛細血管擴張,快速為中藥成分打開通道,保證有效成分迅速到達病灶。藥物進入骨膜,在患處迅速流動,將風、濕、寒、邪、痹毒反復洗刷,同時通過疏通筋絡,中藥的有效成分選擇性的聚集在病灶部位,滋養患處,祛病除根,促進新骨再生。中藥有效成分全面養護膝關節骨骼及其軟組織,引導骨鈣沉積骨骼中,強化骨骼的柔韌性,彈性,使骨骼堅強有力。
方中土鱉蟲,蜈蚣、烏梢蛇、水蛭、僵蠶活血散瘀、通經止痛;乳香沒藥行氣活血、伸筋舒絡止痛;威靈仙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冰片清涼香竄,清熱消炎,消腫止痛、止癢,可通達腠理,有透皮作用;當歸、紅花、赤芍補血、活血;桂枝溫經通陽。諸藥配合,共奏補精壯髓,壯筋健骨,通絡止痛之功。膝關節骨質增生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