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晨
摘 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一步是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是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能力,尤其是小學五年級正處于小學和初中的銜接階段,盡量將問題留給學生,并且對自主探索到正確答案的學生進行獎勵。因此,教師應學習構建小學數學高校課堂,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成績,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高效課堂
隨著教育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給學生減負的社會呼聲的不斷增大,構建高效課堂成為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課題,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和能力,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是大勢所趨。所謂高效課堂,簡而言之就是高效率的課堂教育,在同等的課堂時間中,讓學生獲得最大的收獲。本文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及數學的探究能力三個角度出發,探討一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
一、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老師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的。
1.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一步是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包括最基礎的應用題、三角形、四邊形、梯形的面積等,學生面對計算和深入的思考很容易產生厭煩感,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首先,要進行趣味教學,即將傳統的教材講解轉變為更吸引學生的方式,例如在講解四邊形面積計算時,可以采用一些教學道具,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量一量道具的長和寬,再進行實際的計算,在講解應用題時,盡量將題目情景再現,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務必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堂,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之所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努力做到教學內容情境化,教學過程活動化,教學方式多樣化,評價激勵自然化。要讓學生始終充滿活動的動力和學習的熱情。作為教師而言,要保持良好的個人魅力,如在課堂上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游戲或競賽,引導學生開展數學閱讀活動,激勵學生保持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在課外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等。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擁有自主學習的動力。
2.創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老師總是手把手地告訴學生怎樣解題、方法以及步驟,使學生漸漸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變的被動起來。在高效的數學課堂中,老師應盡量把問題留給學生,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問題的自主探討,無論學生的方法是對還是錯,都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長時間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條件。
二、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
在傳統的課堂中,多是老師進行知識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感和惰性,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的高校課堂中,教師應盡力培養學生的進行合作學習。老師可以將整個班級劃分正若干個小組,在平時的課堂上可以進行課堂討論,在課后,老師盡量布置小組作業,需要一個小組成員的合作才能完成的作業、實驗或者其他方式的任務,長此以往的訓練,首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增加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只注重學生對老師所教的知識的掌握,對于學生的深入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卻忽略了,要想打造高效率的課堂就必須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的進行培養。首先,老師要盡量將問題留給學生,并且對自主探索到正確答案的學生進行獎勵。可以是口頭表揚,也可以是“小紅花”或者是其他的方式,鼓勵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例如,在小學數學中的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可以讓學生回家實地觀察探索,進行統計,生活中什么樣的東西是三角形的?為什么認為三角形比四邊形要穩定?長時間地對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會大大提高學生數學的學習能力,并且可以激發學生思考的潛力,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總之,創建高效率的小學課堂,必須在結合教材特點的前提下,進行趣味教學,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老師要“撒開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盡量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這樣才能構建真正的小學數學高校課堂。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是對學生學習潛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蔡金菲.淺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1(1).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