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
摘 要: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可忽視環節,沒有有效的課前預習,沒有學生對文本的前期準備,就沒有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預習;指導
經過幾年的觀察,我發現不少學生的預習方法過于單調,把語文預習單純地理解為對課文的通讀和瀏覽。我通過這些年對學生的預習指導,歸納出學生有效的預習過程:讀、劃、批、寫。
讀:閱讀讀什么?單元說明、課文的閱讀提示、文本教材、課文注釋、“研討與練習”等,都在閱讀的范疇。
劃:就是指在預習時遇到新的字詞、不理解的句子、重點的句子、優美的句子,把難點、疑點標上圓點、直線、曲線、浪線、雙線等筆記符號,作出標記、標出重點、劃出層次。
批:就是在預習時邊讀邊畫、邊讀邊批、邊讀邊寫。一位同學在預習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中《孔乙己》時所加的批注。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 ①點出身份: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
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
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 ②刻畫肖像:沒有謀生能力,經常受欺凌。
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
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 ③描寫衣著:襤褸,但放不下臭架子。
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
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④描寫言談:自命清高,實則迂腐。
/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 描紅紙:小學生練毛筆字用的紅模子。
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
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做 綽號:外號。
孔乙己。
這位同學用“/”分出層次,并用批注的形式概括了每一層的主要意思。這樣預習,會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寫:就是寫預習筆記。作預習筆記和不作預習筆記,學習的效果完全不一樣。筆記預習可以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率。在前面讀、劃、批的三個環節中也要做好筆記。
學生做到了這幾點,聽課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地隨著老師的串講,理清老師講課的思路,體會到作者作文的感情,并且從中發現預習時存在的問題哪些解決了、哪些還不明白,通過聽課、提問,求得及時解決。
要保證預習的有效性,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學生注意獨立預習。(2)注意逐步養成預習習慣。(3)教師注意不必苛求圓滿的答案。預習將學生推進了一個全新的求知領域,通過預習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學生就會樂于自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大杖子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