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芝
摘 要:學好數學,必須培養好學生的探索能力。學好數學,利用數學技能將是一種應用于社會最為廣泛、最富有創造力和重要的實用技能。巧設疑問,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還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數學在社會的發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數學推動了科學技術進步。
關鍵詞:數學 探索能力 學習興趣 數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048-01
1 培養學生數學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巧設疑問,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還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點燃學生探索能力的火花。因此,在教學環節中,教師需巧妙設疑,讓學生積極參與,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認識時,學生就對自行車架子是三角形不是方形的事實感到好奇,總想弄個明白,這給了我很好的啟發,上課一開始,我就提出這個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再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和仔細觀察(自行車架形狀分別是三角形和四邊形的車架的轉動)從而認識到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樣讓學生輕松而又深刻的掌握了三角形的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情境,也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角的比較中,兩個直角的頂點對齊,讓它們有一部分重合,重合的角的大小與兩個直角三角形所組成的大角的大小有沒有關系時,我讓每小組的一個學生拿出兩個直角三角板,另兩個學生分別按題中要求擺放,第四個學生進行記錄。學生動手操作,得出結論:重合的角變大,兩個直角三角形所組成的大角變小。學生在觀察比較中,再動手操作探索出規律,輕松的掌握了新的知識。
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做到了以下幾點:(1)加強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能夠走近數學。數學并不枯燥,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等都離不開數學。(2)重視數學學科的實際應用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好多人認為,學習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處呢?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數學。實際上,數學的應用早已體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舊的教學大綱和教材是和生活實踐相脫節的,新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大改革,這也是數學應用向前邁出一大步的證明。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教學中重視數學的應用教學,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作用和魅力,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3)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直觀。如在學習從三個方向看物體的形狀時,在上課之前讓學生用不同的彩紙做6~8個棱長為6厘米的小正方體。上課時,首先在白板上出示一個由幾個小立方塊搭成的幾何體,讓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然后自己動手擺,擺成后,讓學生認真觀察從正面、上面、左面看到幾何體的形狀圖,進一步畫出來和同桌交流。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自觀察及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可以使他們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4)鼓勵學生攻克數學難題,使他們在發現和創造中有成功感。數學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數學研究的過程中,充滿了成功和喜悅。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的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生一起歷經探索新知,并會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這樣學生才會對數學學習有更大的興趣,學生學習數學才會有更大動力。
2 指導學習方法,給予學習的鑰匙
克萊因說過:“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學可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于以上的一切。”充分說明數學的重要性。要使學生學好數學,必須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這樣才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改進課堂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數學知識,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在讀題、討論、談收獲與疑惑三幾個方面給以重要指導。
2.1 教會學生讀題
給出一道數學問題,強調學生自讀兩遍,讓他們弄明白題意,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由已知條件會得到什么結論,題中所要的結論是什么等等,通過讀題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察力和歸納整理問題的能力。因為數學觀察力是一種有目的、有選擇對數學問題的知覺能力。教會學生讀題,就是在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直觀判斷力,學生有了這種能力,在以后的學習中則會歸納整理,善于抓住重點以及圍繞重點思考問題的方法,這在學生課下自己預習和課外學習極為重要。
2.2 引導學生積極討論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討論,對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沒有把握的結論、疑問,就積極引導學生討論,疑是愈辯愈晰,難點愈理愈清。對于學生在討論中出現的差錯、不足,老師要耐心引導,幫助他們逐步得到正確的答案。
2.3 鼓勵學生談談課后的收獲與疑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總結,可以看出他們對本節課的掌握程度,說出的疑惑,其他學生也可積極解決,這對一節課上的成功是否尤為重要,它是讓學生查缺不漏較好一種方法,也是對問題認識的深化和提高的過程。
3 鼓勵進行創新,讓學生學有創見
在數學教學中,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學習,而且積極鼓勵他們有創新精神,發展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創造性地學習。因此我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3.1 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在課堂上我及時鼓勵、創設情境、角色置換的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當小老師,向其他學生進行提問。這樣既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又調動了學生提出問題積極性。當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時,首先肯定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雖然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各種各樣的,五花八門,甚至是漫無邊際。但對于他們來說是經過思考得來的,是嚴肅的。所以我總是給予他們及時的鼓勵,從而使他們樹立自信心,激發提出問題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索求知的情緒,進而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3.2 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
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引導學生分析清楚問題、把握好問題實質的前提下,關鍵是要使學生能夠打破常規思維定勢,改變單一的解決問題方法,運用想象、猜想、推測等盡量地拓展思路,從問題的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進行靈活而敏捷的思考,從而獲得眾多的方案或假設。這樣才能深刻地理解、鞏固并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以上幾點僅是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探索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僅作參考而已。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探索,以找出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更好方法。
參考文獻
[1] 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Z].
[2] 如何讓數學知識生活化[Z].
[3] 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