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偉
摘 要:聾校語文教學隨著課改的深入,課堂上能夠體現聾生學習的自主性,鍛煉了聾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存有不足,針對此不足提出了教學策略。
關鍵詞:聾校語文;有效教學;合作學習
聾校語文教學隨著課改的深入,高效自主的課堂不僅使教師提升了理念,課堂上發揮了聾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學方式上體現了聾生的特性,提高了聾校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強了聾生的語文素養,促進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的興趣。但在語文有效教學課堂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組長“挑大梁”,團隊合作差的現象,這種現象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一、做好組長的工作,弄清楚問題原因,講清道理
余文森教授說,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提高、進步。而現實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情況并非如此,學生參與學習的情況嚴重不同。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學生在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問題時,我發現各組組長都是活動的主角,忙于討論交流,在匯報、演示等活動中也是參與最多的,而有的學生在一節課中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其中。明顯存在著組長“挑大梁”的現象,團隊合作的意識非常差。針對這種問題,教師經過觀察,了解這種“挑大梁”的原因在于聾生原有知識水平以及學生智力因素的差異,討論交流時組長擔當起主角,主導其他學生的思維,久而久之,組員就有了依賴心理。找到問題關鍵后,單獨找組長談話,講清楚交流結果是一個小組全體學生共同智慧的結晶,而不是個人能力的展現,要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表達個人見解的機會,若有不同意見,組長要尊重其他學生意見,通過交流討論出準確答案。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學生增強了小組合作意識,學習語文積極性增強了,交流討論時大家都能參與其中,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所在。
二、教師要幫助組長理清小組內部各成員的關系,避免不良情緒蔓延
人與人交往都會有私人感情的,特別是聾生更為如此,由于他們的生理缺陷,更為多疑、猜測,因而在合作學習時,私人感情時常影響交流,喜歡與性格合得來的學生交流,而不搭理性格不和的學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提醒組長弄清楚組內成員的關系,不要把生活中的情緒帶到課堂上來,要相互合作,積極配合討論交流,為解決問題共同開動腦筋,體會解決問題后成功的快樂。
三、教師在有效教學中該收則收,該放則放
要提高聾校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發揮組織者、引導者和平等對話的首席的引領作用,本著有利于聾生學習和發展的目的組織“師生、生生、生本”進行有效對話,把學習活動的時間讓位給聾生,發揮聾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讓聾生做好課堂學習的主人。以閱讀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要創設民主寬松、樂學的和諧情境,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引導聾生帶著問題主動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在課堂教學的討論階段,教師要引導聾生展開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多向的平等對話,在對話活動中,傾注人文關懷,尊重聾生的個體差異,并合理開發聾生之間在認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差異資源,變預設為生成,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課堂教學的結束階段,教師要引導聾生進行反思總結,并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讓聾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學會學習。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有效策略,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學生愛學,使學生能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所述,只是我近年來的觀察與思考所得,希望它能有助于特教同行的嘗試與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