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疑生
摘 要 目的:探討孕產婦健康管理在農村孕產婦保健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顧分析方城鎮626名孕產婦健康管理資料。結果:306人進行了預防出生缺陷的產前篩查;糾正乳頭內陷11人,發現孕期并發癥6人,建議高危妊娠61人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了解新生兒的一般情況,發現病理性黃疸1人,及時轉診治療;發現剖宮產后恢復欠佳2人,及時住院治療。結論:規范、高質量的孕早期、中期、晚期及產后訪視,在農村孕產婦保健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孕產婦保健 健康管理服務 重要性 農村
方城鎮2009年啟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來,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得到了普遍開展,在實際工作中規范的孕產婦健康管理,在農村孕產婦保健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婦女懷孕后,從產前、孕期全程到產后42天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①孕早期健康管理;②孕中期健康管理;③孕晚期健康管理;④產后訪視;⑤產后42天健康檢查等健康管理服務。本文對626名農村孕產婦進行健康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分析。
資料與方法
方城鎮2010年7月~2012年7月630名孕產婦健康管理資料。其中626名孕產婦已按照2011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規范完成隨訪工作。其中1胎生育512人,2胎生育114人。
從事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工作人員到計生部門調取孕情,開辦孕婦學校,開展孕早期個人衛生、心理和營養保健指導,特別是強調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對胚胎的不良影響,同時進行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的宣傳告知。在孕12周前為其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并進行第1次產前隨訪。詢問既往史、家族史、個人史等,觀察體態、精神等,進行一般體檢、婦科檢查和血常規、尿常規、血型、肝功能、腎功能、乙肝等檢查。通過孕婦學校和第1次產前隨訪的開展,孕產婦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增強,其中2人乙肝病毒攜帶者,及時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
在孕16~20周、21~24周各進行1次隨訪,主要對孕產婦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評估和指導。306人進行了預防出生缺陷的產前篩查。
在孕28~36周、37~40周各進行1次隨訪,講解乳房護理,開展自我監測,促進自然分娩。糾正乳頭內陷11人,發現孕期并發癥6人,建議高危妊娠61人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
產后訪視:到產婦家中對產婦進行面對面隨訪,對產婦進行產褥期保健指導。指導母乳喂養困難如乳頭疼痛、皴裂乳腺炎等18人,產后便秘85人,糾正不良生活習慣35人,如農村習俗,不吃蔬菜、不洗澡等。了解新生兒的一般情況,發現病理性黃疸1人,及時轉診治療。
產后42天健康檢查:對產婦進行性保健、避孕、母乳喂養知識、嬰幼兒營養、預防接種等指導。發現剖宮產后恢復欠佳2人,及時住院治療。
討 論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孕產婦健康管理是指對已確診懷孕的婦女,在整個孕產期直到產后42天時間里母子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管理,包括個人衛生、心理和營養指導,異常情況的干預處置等。對降低孕產期母子死亡率和病殘兒發生率,保障母子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國家非常關注母嬰健康,將孕婦孕產期健康管理服務納入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生育健康聰明的寶寶是所有父母的最大心愿,從個人方面講關系著寶寶的成長和未來全家的幸福生活,從社會方面講關系著民族人口素質,社會進步與發展。孕媽媽們,應按時去接受健康管理服務。
服務要求:①開展孕產婦健康管理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當具備服務所需的基本設備和條件。②從事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的人員應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并接受過孕產婦保健專業技術培訓,按照國家孕產婦保健有關規范要求,進行孕產婦全程追蹤與管理工作。③加強與村(居)委會、婦聯、計生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孕產婦人口信息。④加強宣傳,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示免費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育齡婦女愿意接受服務,提高早孕建冊率。⑤將每次保健服務的信息及檢查結果準確、完整地記錄在《孕產婦保健手冊》和檢查或隨訪記錄上,并納入健康檔案管理。⑥積極運用中醫藥方法(如飲食起居、情志調攝、食療藥膳、產后康復等),開展孕期、產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務。
在基層,雖然當地居民生活富裕了,但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仍存在不足,某些指標與發達地區相距甚遠,特別是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當地群眾普遍認為懷孕了,加強營養,多多益善,不知道應該如何合理膳食;不能做太多的檢查,對胎兒有壞處;坐月子就應該只吃小米、紅糖、雞蛋等等,到醫院檢查要花費很多錢等,諸多陋習和錯誤意識往往使部分孕產婦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不知道及時到醫院做產前檢查和產前篩查,做到優生優育。
通過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當地衛生院免費為孕產婦提供健康管理。從孕前免費服用葉酸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始,為優生優育提供第一道保障,開辦孕婦學校,從孕12周建立孕產婦健康檔案,自產前到產后42天,免費、規范、預約、提供隨訪服務,既讓孕產婦得到健康生活知識方面的指導,又能為胎兒各個階段的健康發育開啟“監控”;及時預約住院分娩,保障了產婦及胎兒的健康;產褥期的產婦生理、心理都發生很大變化,通過隨訪,隨訪醫生可以給她提供心理保健、衛生指導、飲食起居、哺乳和乳房護理,能及時掌握產婦產后子宮復舊和惡露情況,對高危產婦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通過孕產婦健康管理,將大大提高當地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率,提高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所以,孕產婦健康管理在農村孕產婦保健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