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霞
摘 要:說課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提升教師自身素質的有效措施之一。說課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展示和發展自己教學個性的舞臺,而在現實的說課中,不管是常規的教研活動說課,還是競賽說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諸如套用別人模式,面面俱到,沒有邏輯地背一些套話、空話的現象。那如何將說課說“好”、說“透”,下面淺談有關說課的幾個要領。
關鍵詞:切忌;英語教學;說課
說課是考查教師綜合素質的基本方式之一。那么如何才能讓英語說課既具有科學性和邏輯性,又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給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下面將從六個方面淺談一下如何將課說“精”、說“透”。
一、切忌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管時間安排、課型、目標要求等,不對各板塊內容進行整合,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課后評價、資源開發等方面流水賬式的條款羅列,顯得繁雜瑣碎,更體現不出哪里是重點,哪里是難點;二是板塊單項內容也面面俱到,如說教學程序,將各個環節一一說明。這種面面俱到從內容上說,眉毛胡子一把抓,說課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了;從形式上說,呆板機械,成了公式化的套路,所以切忌面面俱到。
怎樣避免面面俱到呢?一是根據說課時間要求對板塊內容進行取舍和整合。整個說課要體現出重點,不能平均用力。例如,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就可以合并為教學導航。因為,一般來說,教法和學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著學法,學法里也體現著教法。因此,可以將這兩個板塊整合起來一起闡述。二是根據說課目的與課型進行取舍。例如,教研活動是針對教學目標展開的,說課時就應詳講如何設計教學目標,略講其他板塊內容。
二、切忌說套話、空話
有些教師在說課時喜歡套用一些理論依據,例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或一些教育專家的教學理論,說起來顯得氣勢磅礴。特別是一些英語教師,喜歡引用一些外國教育專家的一些名言,顯得更具有學科特點,但實際上與說課內容聯系不上,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因此,教師在說課時不能人云亦云,而要走出封閉,開拓新路,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設計出具有創新意識的說課。
三、切忌沒有邏輯
說課始終圍繞“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的說課邏輯主線層次展開。而有些說課者在整個說教學過程的板塊內容中,并沒有呼應教學內容、目標、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各板塊內容聯系不緊密,邏輯不合理。例如,很多英語教師習慣在教學目標中將本課時的詞匯、短語、句子一一列出,統一用“熟練掌握”等模糊的詞語說明要求,重點不突出,難點不明確,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實際上對一篇短文的閱讀理解,重在強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因此,要想說好課,說課者在短時間內應運用精練的語言讓聽者明白“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為什么這么教”,讓聽者明白整個說課的設計流程及整體框架,體現出各個板塊銜接緊密,過渡自然,邏輯合理。例如,因為教材A,所以目標A,因為目標A,所以教法學法A,因為目標、教法學法A,所以教學程序A。
四、切忌套用模式
說課具有矯正性、示范性和科研性特征,同時也具有靈活性和創新性特點。大家只有在不斷地創新、交流中,才能使說課活動永保“新鮮”,充滿生機與活力。而在實際的說課中,很多教師喜歡生搬硬套地套用別人的說課模式,甚至整本書都用一種說課模式展開。例如,有些教師效仿別人將英文電影片段引入課堂,結果整個內容與教學內容并沒有大的聯系,浪費時間,顯得多此一舉。這種呆板、不切實際的做法是既缺乏科學性,又行不通的,在說課中必須杜絕。
五、切忌目中無人
首先,要目中有聽眾,說課者要顧及聽眾的感受和反應,要用眼神、語言、動作和聽眾進行溝通交流,并注意觀察聽眾的反應,適時調控自己的語速、語調、語感,在說課中實現思維互補,學術交流。切忌自顧自說,一味自我表現、自我陶醉。其次,要做到心中有自己,要揚長避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設計出凸顯個性風格的說課,要從獨特的視角展現出自己的理論功底和教學藝術。例如,自己的英文歌唱得不錯,在說教學程序時,為了達到熱身的目的,可以顯露一段,既活躍氣氛,又為后面的說課作了鋪墊。總而言之,切忌目中無人。
六、切忌呆立不動,無表情讀(背)稿子
說課有不同的類型,不同的目的,但都得用語言表述。首先,說課者不能用背的語調或讀教案的語調,而要用“說”或者“講”的語氣抑揚頓挫地去闡釋,設計意圖則用說明性語調,二者要有區別。其次,說課者在板書和操作活動時要和諧自然,落落大方,避免手忙腳亂的現象出現。再次,要用準確、流暢的漢語或英語進行說課,體現語言美。最后,要投入強烈的感情,以情感來感染聽者,引起共鳴。要做到這些,說課者在平時就要多編寫說案,研究說法,斟酌說點,多進行說的實戰演習訓練。
說課是對傳統教學實踐與理論的一大突破。作為說課者,只有在教學中做到文中所述的六個“切忌”,才能掌握說課的基本要領,才能提高說課的理論水平、設計水平和語言表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