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勤

摘 要:教育應該是開放式的教育,針對教育工作中的四個轉變,淺談了幾點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德育工作;開放式;德育
教育應該是開放式的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要從讓學生成才向先讓學生成人的轉變,途徑上從專門的道德教育到學科滲透的轉變,方法上從灌輸式向導入式的轉變,內容上從注重道德認知到注重道德實踐的轉變。為了實現以上四個轉變,我們在學校德育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四個結合。
一、道德教育與學科教學滲透相結合
教師在日常的學科教育中,應依據學科教材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和道德品質實際,挖掘教材中有關德育的教育內容,運用具體聯想、展開想象、觀察比較和系統歸納等多種方法進行滲透。比如,在講《企業經營者的素質》介紹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時,從企業的信譽是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成功必備的條件,引申到誠信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學校為了推進各學科滲透道德教育,在全校舉行有關學科滲透德育內容的教案和課件評比活動。
二、專題活動與各種德育活動滲透相結合
專題活動具有鮮明的主題思想和針對性,其生命力在于形式活潑。選擇適當時機,抓住關鍵問題,針對學生實際,開展生動有趣的道德教育活動,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們針對某期中考試中有一位學生作弊,而他的好朋友將此事告訴了老師,使這位學生受到紀律處分,我們抓住時機,以此為題材,在高一(14)班開展了“誠實與忠誠”這一道德兩難的辯論會,通過辯論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認知,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而在各種傳統德育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能使德育活動收到綜合性的效益。
三、全體教育與個體教育相結合
從我校道德問卷分析的情況看,絕大多數學生的道德層次是較高的,因此在面向全體學生的正面教育中要抓住主要的薄弱層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用主流引導支流,用全體在道德層面上形成的良好氛圍彌補個體在道德層次上的殘缺面,從而使我們的教育取得更佳的效果。比如,我們除了在面上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外,還針對有些個體在道德行為上的反復性,建立了學困生幫教檔案,采取班主任→年段長→下段行政→政教處遞進式的教育方式,并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教育的合力,使我們的教育在點和面上都能取得實效。
四、道德教育與道德實踐(考核)相結合
系統的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判斷,但是要變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則需要與專項的訓練和持之以恒的考核結合起來,才能獲得實效。比如,我校在校園網絡上利用學生研究性學習課件對全校學生進行了“認識網絡世界,做網絡主人”的教育活動,然后結合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教育,組織學生舉行向不文明行為告別簽名活動,并建立學生的誠信檔案和遵紀守法檔案,對學生進行每周一次的考評記錄(見考評表),每月進行小結,學期總結后進行綜合評定。
永定一中學生誠信、守法行為考核表
本表考核由班主任和班干部、課代表共同完成,考核情況填入相關空格,并由被考核者簽名,作為學期綜合素質評定的依據之一。
學校教育的對象是千差萬別、不斷變化的人,只有遵循科學的原則和方法,做好四個結合,達到四個轉變,我們的學校德育才能不斷收獲教育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