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明
社會經濟的不斷不發展,對于職業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趨勢,如何結合學生實際開展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是我們每個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都要去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新時期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不斷地成長和提升自我。但是,從我們職業學校所面對的學生狀況來看,由于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制約,課堂學生學習效率低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教學質量。
農學專業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培養基層技術人才的專業,目的是使學生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掌握扎實的現代農業知識和相關的技術。能在農業生產一線應用現代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生產;能在農業生產一線從事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與傳播。農學專業的教學目標決定著其在教學過程中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存的,這就對農學專業課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我們教師怎樣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開展教學呢?
一、科學備課,有的放矢
對于教師來說,課上一分鐘需要課下十年功,這充分說明了備課的重要性。新時期的課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這就意味著我們教師在備課環節要改變過去教學備課單純地備知識、備教材的單一方式。而是要從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學情和教學內容來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我們一定要充分從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弱的現實出發,合理分解教學難度,使學生聽得懂、學得會,這樣的備課過程才是科學的,應用到課堂上才是有效的。
二、用情感拉近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性。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大多數在中學階段由于成績差、習慣不好等原因,經常受到教師的批評,這就使他們表面上排斥教師實際上非常需要教師的關懷和了解。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針對人的,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方面的情感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用我們的微笑、慈愛的眼神、情切的關懷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提升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現代科技的發展在推動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在極大地影響著學校教學。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多媒體技術走進我們的課堂,大大地方便了課堂教學。它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一根粉筆加黑板的單一模式,能把文字、圖片、視頻、動畫、音樂……引入到我們的課堂中,可以多種角度和途徑去展示、分解知識,學生通過直觀地觀察和了解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豐富課堂語言藝術
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農學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若遇到“說者有心,聽者無意”的情形,課堂的教學效果無形中大大削弱了。因此,教師要善于隨機應變地穿插一些零碎卻生動幽默的插話。這種“碎語”往往可以調節教學節奏,輕松課堂氣氛,也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生動、有趣的課堂語言彌補了教學內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學生能從原以為無趣的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樂趣,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五、增加信息,提高思維密度
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而且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在教學中,讓學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學生言語與行動逐步起著自覺調控作用,從而發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如專業課中有的內容理論性較強,農學專業教師可以適當多加入一些案例分析,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試著解答,而不是由教師直接教給解法,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可以找出多種解法。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