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智勇
摘要:初中生看小說,既是學習的需求,也是教師和家長關注的重點。作為語文教師和家長,要拓寬視野,充分了解他們所不愛看、愛看的小說的具體情況,深入分析愛看、不愛看的原因所在,有針對性地調動他們閱讀經典名篇和從一般小說中獲得有益東西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對不健康小說的批判意識。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小說;教學;管理
小說是最受歡迎的文學作品,它以獨特的審美藝術、生動的故事情節展示社會生活中的人生百態,揭示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的各種關系,是初中語文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隨著網絡傳播的迅速普及,處于青春萌動中的初中生在遠離現實的經典小說與親切有感的快餐小說之間,更多地選擇了后者;在相對正統的主流小說與離奇有趣的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玄幻小說之間,也更多地選擇了后者。這也正是一些學生因為看小說而成績退步,因為看小說而神思恍惚的原因所在,是一些家長和教師要竭力禁止初中生課外看小說的原因所在。本文擬結合多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長期關注初中生課外閱讀的實踐,就初中生看小說“堵與疏”的問題作出一些探討。
一、小說閱讀必不可少,趨利、避害都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小說及其影響的基礎之上
小說是四大文學體裁之一,它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的敘述和具體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擁有鮮明的主題、完整的布局,因為來源于生活,反映了心聲,而能夠調動人的情緒,引起人的共鳴。處于初中階段的少男少女們涉世尚淺,缺少生活閱歷,對未來的人生境況心中沒底,充滿了想象的空間,對小說描繪的人生故事、愛情故事充滿期待,這也正是男生愛看武俠小說,女生愛看言情小說,男女生都愛看網絡小說、玄幻小說的動因所在。
隨著初中語文新課標的實施,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地位越來越重要,被關注也越來越多,小說是課外閱讀當之無愧的最主要內容。但就我的觀察而言,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得并不理想,除了應試教育擠占了大量本該屬于他們的閱讀時間之外,隨性而讀、泛泛而讀的現象相當普遍,認認真真讀完文學名著的不多,閱讀科技類書籍及報刊雜志的更少,不少同學對于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這些名家的作品,僅僅限于課本上及教師布置的內容,相當一部分人對外國作家的名著讀得更少。取而代之的是,相當多的學生把難得的閱讀時間用在了看卡通、漫畫和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小說上,把課外閱讀當成了娛樂休閑。如何趨利避害,引導初中生盡可能多讀經典小說,提升文學修養,盡可能在閱讀言情、玄幻小說的過程中也能有所獲、有所防。這需要我們首先充分地了解這些小說及其影響。
以瓊瑤小說為代表“純情”類言情小說,愛情是主題、主線和主干,不牽扯重大現實和社會問題,同時又典雅含蓄不涉及色情,因此吸引了眾多的少女讀者,尤其以初中生居多。她們沉醉在瓊瑤所描寫的愛情故事里,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個主人公,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有意無意地模仿主人公行事,固然有其可愛可嘉的一面,但嚴重時也會直接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因為網絡發達而越來越流行于初中生中的玄幻小說,其實與童話有著同質同構的關系,它脫胎于或借鑒于武俠小說、科幻小說、神話小說、傳奇小說、西方魔幻小說,直線式情節使人可以輕松閱讀、輕易實現“心中的期望”,它借助于大量缺乏現實的、自然的和傳統文化的立足點而自行編造的仙佛魔怪、巫師超人等內容來講述超現實時空中具有超現實、超自然能力和情感的主角們的傳奇經歷,以隨意性很大的曲折離奇的編造情節為推進故事的主要方式,是純娛樂故事文本。許多初中生大量閱讀此類小說后,加上神怪類電影、電視劇的催化,會刻意思索更多的情節,有意追求仙神的本領,盼望著自己也有特殊的機緣,甚至找理由把自己“證明”為某種神人。特別是那些家境一般,成績一般的學生,通過閱讀玄幻小說,滿足自己內心對“家里富、成績好”的渴望,對成為白馬王子、白雪公主的期待,以及對未知世界領域的好奇與探索。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更反映了他們對現狀的不滿意,以及對事業、愛情、幸福的錯誤認識與期待。
對這些“非主流,但主導”的小說,作為教師和家長,我們首先要反思我們對學生閱讀的期待。其實語文課外讀物的選擇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必須與學生的文化層次、思想水平相適應,必須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和時代的發展。剛由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仍愛幻想,這就意味著他們仍愛讀帶幻想的故事,如童話、科幻小說等。八年級學生開始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到了九年級時,學生的抽象思維已占較大比例,審美情趣、審美水準已有較大發展,對事物的認識水平也有較大提高。對初中生不選擇經典名著,而選擇更貼近自己的網絡小說,我們應該承認其一定的合理性,在此基礎上,推進我們的“堵、疏工程”。
二、創造條件,積極引導初中生閱讀經典小說,從一般小說中獲得有用的東西
初中生讀小說,大綱有要求,學生有需求,作為教師和家長,我們不能一味地采取沒收書籍、搜查臥室的辦法,而要在充分了解各類小說、充分了解初中生閱讀特點的基礎上,跟蹤關注、科學引導,盡可能地讓他們多讀經典、多讀名篇,盡可能地讓他們在閱讀言情小說、玄幻小說的過程中也能把握好自己,學到有用的東西。
1.努力激發初中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葉圣陶先生說過:“認為閱讀好像還債務,那一定讀不好。要保持著這么一種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饑餓的人面對著甘美膳食的時候似的,才會有好成績。”現在的初中生對經典名著的閱讀就有點類似的債務心理,讀是為了完成作業,有時候甚至通過網上摘抄答案而完成本應完成的閱讀任務。激發他們的名著興趣,關鍵在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賞析精彩片段來激發讀全讀熟名著的興趣,可以開辟閱讀專題來形成人人讀名著的氛圍,可以組織一些有獎閱讀活動。
2.努力提高學生閱讀各類小說的“收益”。開卷有益,關鍵在引導。語文教師要切實加強對學習課外閱讀的指導,引導他們在閱讀中思考、頓悟。首先還是要告訴學生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提升修養。對讀不健康小說的危害,對網絡大眾小說的粗制濫造、不合情理,要舉案說法、“以毒攻毒”,不妨把學生愛讀的一些下三爛小說拿到課堂上來進行“狠狠的批判”,讓他們認清其面目,自覺地產生抵御意識,主動遠離不健康小說。如有可能,把好小說與“壞小說”拿到課堂上來對比,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讀名篇的意識。對一般的小說,也要要求他們既然讀了,就不能做無用功,要在讀完一篇小說之后,至少弄清楚小說的三要素,找出其中寫得精彩的語言,區分出其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
參考文獻:
1.林秀珍,《名著閱讀中的教師引領功能》[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7
2.林柳芳,《淺談初中生自主閱讀小說能力的培養》[J],《福建教學研究》,2012.1
3.張菊娟,《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1.20
4.王琳,《淺談瓊瑤愛情小說對初中生的影響》[J],《文藝生活》,2011.2
5.陳燕,《對比,初中小說教學的最佳切入角度之一》[J],《閱讀與鑒賞》,2010.11
6.鐘瑋,《有效開展初中生課外閱讀》[J],《中學語文:教學大參考》,2008.7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