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迪澤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要充分認識并加強中學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通過十多年的工作經驗積累,我結合新課程改革與工作實際,對中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途徑進行較為系統地闡述,同時就如何做好新形勢下中學語文教師的專業化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使專業化發展的研究成果盡快轉化成推進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強大動力,以促進整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關鍵詞:課改;數學專業化研究
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全面展開,新課改的推行對中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語文教師也承擔著更多的使命和責任。從事基層教育工作十多年,我深切地體會到:語文教師必須改變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更新知識,提升境界,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現實需求。因此,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教師教育發展的潮流和方向。現在,我結合新課程改革與自身工作實際,談談在這方面的認識。
現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加快了知識的更新換代的速度,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學習的意識,作為教師來說更是如此。從我們所面臨的是社會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學生的需要來看,知識的飛速更新要求我們必須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從而推動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教師必須做到善于學習、精于研究、勤于反思、樂于交流,才能達到專業化發展的標準。
一、必須要有學習的意識
學習是進步的階梯。因此,加強學習是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前提。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它要求教師一生都要持續不斷地學習,使自己能夠與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成長進步相適應。現代社會知識的新陳代謝速度極快,尤其是網絡在生活中的應用與普及,一方面加快了知識、信息的傳播速度,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我們對新知識的了解和學習。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學習,首先,多讀書,即向書本學,很多教師在走上工作崗位后,由于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影響逐漸失去了讀書的時間,沒時間往往成為很多人的借口。事實卻不是這樣,讀書我們可以擠時間、抓時間,多讀一些關于學科的專業知識書籍,特別是處于當前的前沿思想、理論。同時,也要博覽群書,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其次,實踐中探索。對于教育者來說,沒有反思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教師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應用于教學實踐,從而提升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進而提升專業技能。所以在實踐中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敢于把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應用到教學實際工作中去,讓實踐來檢驗實際效果,力爭做到知行合一,從而加深對一些專業知識的領悟和理解,進而豐富自己的專業理論。再次,向身邊人學。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有向同事、同行學習的意識,經常交流,互相聽課,加強組內的教研活動,把握好每一次的外出學習的機會,不斷地拜師學藝,這樣自身的專業技能才會越來越經得起考驗。
二、重視語文學科的科研活動
教學與研究本身就是相輔相承、不可偏廢。由于教學的不確定性,所以數學教師不僅要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更要做課程改革的研究者。因此,我們既不能采用“拿來主義”,不假思索地把過去的研究成果生搬硬套,機械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去,也不能采取“經驗主義”,用過去的老辦法、老腦筋試圖解開新矛盾、新問題。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拿起“研究”這個有力的武器,精心去研究教育過程、教學策略、習題示例,更要主動去研究學生,不斷發現和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中所蘊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由此可見,研究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一方面要在“研”的深度上下工夫。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許多先進的理念正在轉化為推動專業化發展的動力,與此同時仍有許多問題會隨之暴露出來,不少難題亟待我們廣大教師通過反復地實踐和研究才能準確把握和妥善解決。比如,很多學生在初中入學時語文時一直都很好,但隨著年級的增長卻學不好了,這是為什么?這背后有沒有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同樣的一節課,讓不同老師上,為什么效果會出現差異等等。另一方面要在“研”的精度上下工夫。教育需要實踐和探究,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提高都是在教學研究與實踐中逐步實現的。我們身處教學之中,最了解教學的困難所在和需求所在,也最能感知到研究的重點所在和問題所在。比如,我們可以從課堂上、作業中、考卷上直觀地了解教學中的問題,從這些第一手資料中分析問題、改進教學。因此,我們把握好研究的對象,要研究課堂、研究學生,還要研究自己,從而實現自我錘煉、自我超越和自我成長。
教育的發展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一線的語文教師要把握好這一要求和方向,以新課標為指導,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