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曉紅
摘 要:九年級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滲透數學的基本思想,做到全面、扎實、系統。
關鍵詞:九年級;復習;精心設計;系統;訓練
九年級數學教學進入復習階段時總會感覺到時間緊、任務重、容量大、難整合。因為復習不是簡單的機械重復,而是體現基礎性、有效性、發展性,是學生認知的繼續深化與提高。做得好事半功倍,做得不好事倍功半。
一、依標靠本,抓住重點,精心設計,精講點撥,系統復習
“標”指的是新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它們是中考命題的依據,對第一輪復習有方向性的作用;“本”是指教材,是命題人命題的依托,中考試題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題約占70%左右,而這些基礎題大多源于教材中的例題、習題,或者是教材中題目的引申、變形的組合。第一輪復習要回歸課本,這個環節要由師生共同完成,不能簡單地布置。課前,教師要精心設計,把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使之形成體系,搞清課本上的每一個概念、公式、法則、性質、基本事實、定理,使之內部結構明確,認真挖掘課本中的例題、習題,使之具備典型題例功能,引導學生從知識體系、例題習題中找性質、找方法,使之形成能力訓練點。同時,在這一環節要有新意,不能課課一個模式,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知道,怎樣把握復習課的度,關鍵是我們如何安排復習課的內容。一堂課45分鐘,不可能面面俱到,重點復習什么,首先復習什么,主要解決什么問題,應該做到心中有數,甚至要胸有成竹。
例如,八年級課本中有這樣一道習題:順次連接正方形各邊中點的四邊形是什么四邊形?(第19章復習題第6題)教師在設計這章的復習時,就可以選擇這道題,可以把條件中的正方形分別換成四邊形、矩形、菱形,引導學生探索相對應的中點四邊形的形狀;還可以探索:滿足什么條件的四邊形,它所得的中點四邊形的形狀分別是矩形、菱形、正方形?這樣細致的設計,就使這一道題的復習價值很高,因為解決它用到覆蓋了《四邊形》一章幾乎全部的定義、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再如,分式的加減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復習時選擇這道題,不僅僅復習到異分母分式加減法法則,還可以把因式分解、整式的加減、整式的乘法、通分、約分、最簡公分母、平方差公式等等復習到。還有圓、函數等等題目的選擇設計等等。甚至對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內容,如探究性活動、定理的推導以及“想一想”“做一做”“讀一讀”“閱讀與思考”“數學活動”等,都可以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在原有的基礎上再發現和再創造,對課本典型題目引申、研究,立足課本,回歸基礎,抓住重點,目的是引導學生理清知識體系,幫助他們建立起數學基礎知識的網絡,切實讓學生全面復習課本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題型。
二、狠抓訓練,夯實基礎,落實細節,精選精講,扎實復習
實踐告訴我們,備課不到位就會南轅北轍,講課不到位學生就會云山霧罩,訓練不到位學生就囫圇吞棗,不能熟能生巧。所以,第一輪復習要狠抓訓練,練到位。
(一)訓練規范性
1.審題規范
審題是解題過程的首要步驟,同時也是初步形成解題思路的過程。審題能力如何,直接影響到解題的成敗。審題規范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教師在復習中要注意訓練學生規范審題的習慣,首先要弄清題目中有幾個已知條件,每個條件可否轉化;其次要弄清已知條件之間有什么聯系,哪些綜合之后可得出新的信息;再次要訓練學生善于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再次要訓練學生認真分析條件與目標的聯系,確定解題思路。當然,認真審題還要做到認真讀題,不漏讀,不錯讀,另外還可用鉛筆把題目中所給條件和待求結論依次標出,以幫助達到確定解題思路的目標。
2.答題規范
訓練學生做到答題步驟清楚、正確、詳略得當、言必有據,把運算、推導、論證、作圖與所得的結果完整地用數學語言規范表述,題目答案的形式要符合題型和要求。例如,填空題中的單位不要漏寫,解答題中的應用題要有必要的文字敘述和最后的回答等。總之,答題要規范,會做的題不失分。訓練學生書寫時字跡必須清楚,疏密適度,作圖必須正確。根據平常考試不難發現,答題不規范是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學生的失分情況分析,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因為“低級錯誤”而失分,主要表現在數學基本用語不規范、解答步驟不全面等。可參照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的評分標準,糾正答題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對答題的錯誤要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方法。
備考要從細節入手,強化規范意識,養成嚴謹仔細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提高審題能力,提高運用數學語言的準確性,克服步驟不全、推理不合理現象,盡可能減少因答題不規范造成的失分。
(二)訓練重點
重點章節重點訓練,重點知識重點訓練。做一下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不是簡單地把題目做會了,也不是要求反復做幾遍,是把題細致、徹底地研究透。換句話說,就是要在試題中研究出考查的重點知識點、重點題型、重點方法及考查的重點數學思想方法,研究出命題人的命題方向。在平常復習中向重點知識、重點題型訓練,使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熟練掌握,對相關知識能熟練運用,對解題技巧、解題方法能靈活運用,培養學生思維,形成學生能力。
(三)訓練通法
中考數學命題除了著重考查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查。很多題有通法,也可用技巧解決。還有待定系數法、配方法等。在復習時應對每一種方法的內涵、所適應的題型,包括解題步驟都應熟練掌握。第一輪復習時,要選擇能體現“通性通法”的例題,強化通性通法的訓練,淡化技巧,使學生達到做一題明一路的目的,對基本方法過關。通性通法從下面幾點訓練:(1)進行題型變式訓練。對同一類問題不斷改變題型,如填空題、選擇題、解答題、證明題、閱讀理解題、探究題等交換使用,使學生認識到題目雖然變化了,但解答題目的本質、思想、方法未變,增強訓練興趣。(2)結構變化訓練。如向前面所說的變更問題、改變條件等,在原型題上下功夫,進行拓展延伸。(3)題組強化訓練,用一定時間對同一方法進行題組訓練,使這一方法得到強化,學生印象深,掌握快而牢。一種題型一類方法,在復習時要把各種題型都訓練到,重視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做到手熟心熟,認清“廬山真面目”。
(四)訓練速度
中考是有時間限制的,考生做題時一定要增強時間觀念,不能為一道題耗費太多時間,要學會取舍。還要在平時的解題中提高運算能力,特別是提高應用數學知識正確運算和變形,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節省時間。運算能力是靠長期的練習形成的,因此教師要在開始復習備考時,就一定要時刻把運算能力的提高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第一輪復習進行限時訓練,訓練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完成一定的任務,每次練習要求學生做到熟練、簡捷迅速、規范,提高答題速度和質量。
總之,結合課標把握好教材,分析好考點和重點,從整體上理清線索,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并從學生實際出發,落實好典型題例,狠抓基礎,關注細節,強化對知識的掌握和答題經驗的積累,使學生在備戰中考的時候少走些彎路,在中考中取得最好成績。
(作者單位 山東省平邑縣仲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