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淑蘭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充分激發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可從調動學生的興奮點、活化課堂教學、重視課堂教學評價、培養競爭意識、建立民主的學習環境、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等六個方面著手。
[關鍵詞]英語;學習興趣;策略
對于剛入初中門檻的學生來說,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學習,具備了一定的運用英語的能力,也獲得了一些語言的感性知識,有的已經產生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他們而言,教師要做的就是如何使他們的興趣持續升溫,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
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興奮點
學生對英語學習是否有興趣會直接影響他們學習英語的效果,學生興趣越濃,課堂注意力就越集中,反應就越敏捷,接受新知識的時間會越短,對知識記憶也越牢固。有著學習興趣的學生通常能夠與教師配合默契,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都很好,學習氛圍濃、效果快。每堂課下來都有一種戀戀不舍的感覺,對下一堂英語課也充滿了期待,有著因為學習英語而產生的充實感和成就感。當然興趣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而要持續不斷地培養。
初中的英語教師應做到心中備學生,心中備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力爭使課堂教學有趣味。尤其是在英語知識的重點、難點的突破上,通過富有趣味性的環節設計、幽默詼諧的巧妙方法等,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分辨能力和運用能力。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教師應力爭多表揚、少批評,用放大鏡去看待學生的優點,用寬容之心去理解、善待學生的“出錯”,激活學生學習的興奮支點,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時間的主人,努力使他們成為善學者、樂學者。
二、活化課堂教學,寓樂于教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主陣地是英語課堂。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經驗能否正確形成,更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持久性。因此,活化課堂教學,給課堂多增添一點活力,使學生樂學、愛學是培養志趣、保持興趣的先決條件。
(一) 課前“熱身”(Warm-up)調動學生的興趣
Warm-up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帶著愉快、興奮的心情開始一節課的學習,成功的導入能先聲奪人,引人入勝。Warm-up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可以是唱英語歌曲、學生演講、猜英語謎語、詞匯游戲等,內容既充滿情趣又富于變化,也可為新授學習做鋪墊或過渡。如學生演講,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預習新課的基礎上寫一篇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演講稿,使學生自覺地把演講內容和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自覺鉆研教材的積極性。
(二) 精心設計教學語言,創設情景
為了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在特定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所講的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創設真實情景,巧妙過渡,前后銜接自然。創設情景的方式多樣:圖片、實物和多媒體課件等。也有的教師匠心獨運,采用自編對話及課本劇的表演等形式,使語言真實具體、魅力四射。因而學習過程如一次又一次快樂的旅行,使學生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如在教學7B Unit3 A lucky escape 時,教師是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呈現一些如push,pull,police uniform,robbers等生詞,再利用課本劇的形式呈現一個小的故事情境(學生課前預排),通過真切的表演吊起了學生的胃口。為了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興趣,教師緊扣懸念設置了這樣的問題:Why are the three robbers in police uniform in the police station?Do you want to know?這樣去繁就簡,把原本干枯的語言描述變成了情景的靈活再現;通過學生的原創表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后再進行課文的學習就游刃有余了。
(三)開展積極多樣的教學活動
一節課的成功與否,氣氛非常重要。師生互動環節調節不好,學生沒有興趣和熱情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學生過于拘謹、呆板,課堂氣氛就會沉悶而單調。因此,適當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就成了課堂氣氛的催化劑。針對初中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一些活動。如復習課可采用比賽,新授對話課可要求表演欲強的同學show一下,或者練習課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發揮集體智慧,進行合作學習,同樣能激發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重視課堂教學評價,提高學生自信心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發言的恰當評價能讓他們體驗樂趣,嘗試成功,進而自信滿滿,愛學樂學。教師應像彌勒佛寬容天下一樣,容得下學生的過錯。過錯是學生成長的階梯。教師要樂觀地看待學生犯錯以后的改變和成長。播種寬容,就收獲自信。課堂上,教師應對學生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引導,多一份激勵。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因受家庭寵愛的影響,心理敏感而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強,逆反心理強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策略也要隨機應變。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激昂的手勢、一句中肯的評價,對學生的心理作用都很大。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少一點羞罵,多一點人文關懷,一定會使學生的聽課效率大大提高。
當然,教師也不能一味地為了表揚而表揚,表揚應該是對學生的一種賞識,通過這種賞識燃起學習的希望之火。如果學生犯錯,教師要真誠地指出并耐心地引導學生走入正確的軌道上。只要是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學生都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四、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增強學習自覺性
初中生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榮譽感。因此,教師應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讓競爭成為習慣性意識,培養學生隨時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意識。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回答可以來一個“激烈搶答”;拼讀單詞,來一個最快、最準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這樣團體競爭能激起絕大部分學生加入到學習中來,效果會更好。通過這一系列的競賽,學生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當然,這種競爭是建立在師生、生生關系和諧的基礎上的良性競爭。
五、建立民主的學習環境,融洽師生關系
扎實的知識是靠理解,靠內因,靠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而達到的。因此,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平視學生,放下“師尊”的架子,收斂盛氣凌人的態度和挑剔的目光。平日更多地注重和學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交流,走到學生中間體察“民情”,利用課余閑暇和他們談生活,談學習,談理想,談人生,這樣的教師是“親民”的,是平易近人的。初中生“向師”更側重于精神層面,不限于表面的形式。交流可以采用各種流行的溝通方式:QQ聊天、打電話、發信息等。教師要允許學生在錯誤中提高,允許他們跌倒了再爬起來,給予他們親子之情、兄妹之情,建立愛生、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愛生是師生建立真誠關系的基礎,教師應理解、尊重、信任學生,以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當然,民主絕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沒有原則的溝通,而是充分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和肯定學生。平等即教師應由過去的“主宰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點撥者,充分欣賞和激勵學生。總之,教師應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用仁愛之心去呵護他們的健康成長,在教育教學中,注意自己的言行細節,讓良好的師生關系推動英語課堂教學有效且高效,進而使英語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六、營造課外學習英語的環境
英語學習興趣的養成不僅僅可以在課內,還需要課外的英語學習的拓展與延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豐富有趣的英語小組活動是培養與鞏固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最佳方法之一。通過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第二課堂英語興趣小組活動的順利展開,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英語才能的舞臺,在這個廣闊的英語天地里,讓他們增強實力,享受說英語用英語的成功喜悅。
另外,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參加更為豐富的英語課外閱讀活動。英語課外書的閱讀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應用英語口語的水平,增強學習的樂趣。甚至可以在每次閱讀英語原版書后進行一次口語交流活動,讓學生在簡單的英語口語相互交流中獲得對英語知識的完善和補充,激起觀點的碰撞和共鳴。
責任編輯 余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