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忠虎
【摘 要】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數學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不但要把生活引進課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讓學生帶著數學走進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去體會數學的價值,促其“數學化”。
【關鍵詞】生活實踐;學習興趣;數學知識
生活中到處是數學,數學源于生活,又為生活而服務。的確,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脫離生活的數學沒有任何意義。《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情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就強化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和實用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不但要把生活引進課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讓學生帶著數學走進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去體會數學的價值,促其“數學化”。從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養,是我們不斷實踐和探究的主題。
一、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數學的存在,抽象出數學知識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數學教學,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才會有興趣學數學,才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數學教學才能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1)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同時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圓的認識》時,我先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哪些東西都是圓的?再想一想這些東西為什么不造成方的或三角形的?比如,車輪為什么是圓的?先從生活中引入數學,再聯系生活實際思考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圓,認識圓,同時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實例讓學生初步感知圓的概念,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數學中的小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把學數學和生活體驗結合起來,不僅生動、深刻,而且進行了人文教育。
(2)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和法則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因此概念法則的教學也就必須在生活實際中找到相應的實例,并引導學生從直觀入手再抽象出來,逐步加深理解和運用。例如,在教學應用題常見的數量關系時,學生對于“平均數=總數÷份數”中的“平均數”不易理解。所以我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計算每個小組的平均身高,此時學生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求出結果后,讓學生進一步比較:“哪一組的同學最高?哪一組的同學最矮?”“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情況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研究。你能得出哪些結論?”這種活動與學生自身生活相結合,可以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二、在現實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
任何學科的學習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知識也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首先要創設生活中的情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后,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的情境。例如,在學習了合理利用時間后,讓學生針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談談怎樣算是合理利用時間。比如,燒稀飯和洗衣服同時進行時,怎樣才最節省時間;比如,周末在家包餃子,燒水、洗菜、切菜、包餃子、和面的時間應該如何安排才最節省時間。讓學生當家長的小參謀,想出最佳方案。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的作用。而且也滲透了珍惜時間的一些理念。
三、聯系生活實際感悟數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離不開生活,善于捕捉生活現象,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成為數學問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使之產生學習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如:在教學年月日時,讓學生搜集年歷,上課時,讓孩子們把自己搜集到的年歷都拿出來,分成小組,觀察這些年歷,找規律,學生很快會找出所有的年歷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都是31天,四、六、九、十一月都是30天,而2月份,有的年歷是28天,有的是29天,當學生發現了這些規律后,先給予一定的鼓勵,再引導學生找一找:哪些年歷上的2月份是28天?最后師生共同總結。上完這節課,還安排這樣一個非常生活化的數學問題,讓孩子們自制今年和明年的年歷。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特別高。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在實踐中領會數學的真正作用。
總而言之,引導學生捕捉生活現象,發現數學問題,將數學教學與生活接軌,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素材,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縮短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擴大了學生的認知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既滿足了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需要,又體會了數學的價值,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使數學更貼近生活,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并能與時俱進,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不斷探索,為小學數學教育的明天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