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
摘要:
保險理賠難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困擾行業發展的一大問題,“理賠難”為何久治不愈,我們可以從保險公司、投保人和媒體環境角度出發,對出現理賠難的潛在原因進行分析,并在保險公司制度建設、程序規范和溝通渠道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保險理賠;制度建設;程序規范;媒體環境
2012年,全國原保險保費收入約1.549萬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的新突破。但同比增長8.01%,使保險業增速首次降到個位數,與近20年來超過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顯反差。究其原因,行業創新能力不強、投資收益不高難辭其咎,但保險理賠難等頑癥舊疾仍是重要原因。數據顯示,去年保監會共接收保險消費者有效投訴件16087件,同比增長205.78%,反映有效投訴事項共17365個,同比增長195.98%。理賠問題仍作為熱點廣受關注。“理賠難”為何久治不愈,我們可以從保險公司、投保人和輿論導向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從保險公司角度來說, 首先是惜賠心理作祟。惜賠是保險公司處理客戶賠付時的一種消極心態。當其經營壓力加大,或追逐更高利潤時,會有意將單位時間內的賠付金額和給付時間進行一定控制,表現出來就是拒賠、少賠、拖賠現象。近幾年,欺詐賠付最高占到了總賠付量30%,保險公司出現這種心態就更加常見。其次,保險公司內部管理混亂,也是影響理賠的因素之一。部分保險公司責任區分不明,理賠標準模糊,相關程序繁瑣,人才建設滯后,員工人浮于事,嚴重影響了售后服務質量和理賠效率。特別是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還遠遠落后于行業標準,遇到人員更迭、產品變動時,容易出現一些客戶無人負責、相互推諉,成為日后理賠難的根源。最后,保險代理人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保險代理人職業道德低下或專業知識匱乏,是造成理賠難的重要原因。銷售中,一些代理人經常采用虛假宣傳、夸大能力、模糊要點等手段來提高簽單率,比如夸大險種的保障范圍和理賠金額,代簽協議書,曲解合同細節,對客戶不加篩選大包大攬,這些都給未來理賠埋下隱患。還有一些代理人專業知識匱乏,對各類產品了解不深,對合同細節研究不細,對賠付知識掌握不牢,對相關政策把握不準,也會造成投保人理賠困難,出現種種誤解。
從投保人角度來看,以下行為容易出現理賠難。一是故意隱瞞事實。投保人由于主觀意愿或受代理人慫恿,在投保過程中故意或過失未履行告知義務,其內容直接影響保險公司決定是否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此種情況下發生事故一般不會賠付。常見隱瞞身體健康情況,故意夸大收入等。二是忽視合同細節。保險合同具體規定了保障的范圍、金額、方式,以及責任區分等重要方面,投保人在購買產品時,往往忽視合同細節,只產生一個大概的主觀印象,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對賠付標準和金額的誤解。比如意外險有一定的免賠金額,而醫療險有按醫療費用和住院天數計算兩種理賠方式,各自包含的住院費、診療費報銷比例又不一樣,這些都需要投保人深入細致的了解。三是誤解理賠程序及保障時限。風險發生時理賠的效率是保險價值的核心體現,由于消費者理賠時處于危機階段,最希望第一時間解決賠付問題,但經過程序化、規范化的取證,這種及時性就大大延后了。加之對相關程序、所需證據的不了解,往返奔波處理,使投保人覺得非常繁瑣麻煩,難以提供充足有效的證據資料,造成理賠困難。四是曲解免責條款。現實中,經常有投保人抱怨保險公司拒賠,但仔細研究發現,這種情況一般都與免責條款有關。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約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合同責任的條款,一般獲得雙方承諾,具有法律效力。保險合同中大都有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比如醫療和人壽保險中,先天性疾病是在免責范圍內的,車險中,精神損失費和拒向第三方索賠是在免責范圍內。在繳納保費時,免責條款的項目不被計算,自然不會有保障力度。此外,有的保險有觀察期,期間的事故也沒有保障效力。
要從根本上解決保險理賠難的現狀,必須從加強保險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建設、標準化合同條款和理賠程序、拓寬與外界溝通渠道和改善媒體環境幾方面入手。首先要著力加強保險公司各項制度建設。從承保過程看,重點解決銷售誤導、核保不嚴等問題,提高承保業務質量,降低理賠糾紛隱患;從理賠服務看,加強對結案率、結案周期和未決案件等的考核,盡量將客戶的理賠服務滿意度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分析出現理賠糾紛的原因,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其次,應規范合同條款和理賠程序。梳理容易引起理賠糾紛的條款,避免模糊用詞或歧義語句,嚴格按照相關法律制定條款細則,以減少可能出現的糾紛。尤其要調整與法律規定和行業管理制度相關的條款,比如傷殘評定指標的等級,避免各自為政,讓投保人理賠時無所適從。再次,要拓寬與外界溝通渠道。一方面可采用保險產品推介會、客戶聯誼活動、知識講堂、熱線電話等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加強與投保人的交流,使其在銷售、變動、售后、理賠各個環節,都了解及時、溝通充分、感覺滿意。另一方面,要采取開設網上論壇、專家講座、共建合作等手段,加強與公安、醫療、交通、法院等部門的交流,降低取證成本,減少理賠難度,打擊保險欺詐等違法行為,共同營造健康、快捷、高效的保險理賠環境。最后,還要加強輿論導向建設。通過保險行業協會加強與媒體的溝通,促使媒體以客觀、公正和積極的態度,關注保險業發展及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客觀公正評價保險業的現狀,既宣傳優秀事跡,又嚴格監管督導,從而推動保險業更快更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霞.談保險理賠難問題[J].重慶電子工程蘇業學院學報,2009(30)
[2] 劉靜. 淺析我國保險業現狀和發展趨勢[J].金融界.2009
[3]郭金龍,胡宏兵.我國保險公估業的現狀、問題和發展建議[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1)
[4]張捷.我國保險市場現狀初探[J].中國集體經濟.2008(05)
【作者單位:鄭州市惠濟區人事勞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