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對外貿易日漸增多,英語作為我們對外交流合作的主要語言,在中國的教育中占有越來也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英語學科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學生作為主要的學習者,在中國應試教育的熏陶下,失去了學習的自主性,教師的主要責任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所謂的自主學習就是有學習態度、個人能力和學習方法組成。這篇文章首先介紹了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其次論述了在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的應用,最后詳細介紹了自主學習對英語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英語教學;自主學習;應試教育;策略
1前言
教育工作者乃至社會大眾都認為學校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從而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進行學習。很早的時候,語言學者就覺得英語學習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構成,從而獲得交際技能;第二是教會他們如何自主獨立的學習。自主學習主要包括預期性的學習和參與性的學習,所謂的預期性學習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教育學生為了面向未來、應對未來的挑戰而學。而參與性的教學和學習,即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在學習這件小事中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而培養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能力,也間接的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工作、生活、學習態度,讓他們在各自的生活、學習、工作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這恰恰與我們當今社會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相吻合,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各種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終是他們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2教師應創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對我們來說如果對某件事產生興趣,我們會積極主動的完成。同理在英語教學中,如果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潛能會得到很好的開發,會取得更加優秀的成績。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剛上課的5分鐘時間,讓學生一起唱英文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在輕松地環境中主動的接受更多的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一些符合自己學生年齡的小活動、小游戲,使原本枯燥的課程變得更生動、更形象。各種游戲的開展使學生變得更活潑,同時是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更輕松的融入課堂學習中。這樣的游戲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引導學生自由自主學習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嘗試著推翻或者改變以前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而教師僅僅起主導的作用。教師起引導學生自覺、自由學習的作用。課堂教學是最主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陣地,教師應抓住課堂僅有的四十五分鐘時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到達教師、學生雙豐收的目的。為了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教材內容,首先清楚的掌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并找出可以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的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中學會語言。
4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后現代主義教育觀
后現代主義教育觀強調效率,并且具有一定的確定性因素,在現代教育中,學生僅僅掌握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并不能很好地應用這些理論知識。比如說學生可以快速準確的了解關于太陽的知識,卻無法看到日落時的輝煌。當今社會,培養的是一個又一個并不出色但是在校園表現良好的學生。但是最近流行的后現代思想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后現代思想理論確定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它還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民主,并且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對前人的理論思想進行反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想。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建立學習目標,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慢慢的變成一個自主學習者。
5我國的英語教學革新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
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樹立信心,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逐漸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全面的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著一些外國的故事和文化,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和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將愛國主義情懷灌輸學生們,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為他們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當今社會我們所推崇的是素質教育,只有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他們才能全面的發展,成為祖國的四有新人。
6自主學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6.1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轉換角度
所謂的英語新課程,即要求教師從國際化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又要求教師了解本國的文化,把國際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國際化的具有合作精神的新氛圍。新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角色,教師要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成為學習的組織者,而不再像以前一樣作為學習和知識的權威者。過去的教學中,教師以填鴨式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科學文化知識,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并且通過進行一些單一的訓練幫學生們鞏固知識,這就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弱,在英語中,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無法正常的與外國人交流。同時又嚴重的影響著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6.2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這有這樣,他們才能主動地學習英語,才能主動學習了解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翻身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通過對60多個教師和517個學者進行調查,學生們覺得在學習中糾正這一項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還認為分組活動并沒有什么作用,而教師的方法往往是與學生相反的。
6.3只有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個人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其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即只有在具備一定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語言之后學生才能做到自主的學習。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策略意識的使用能力,并且熟悉掌握學習策略,即通過某些行為動作幫助自己理解新的信息。中國有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于漁”,這說明學習中教師的指導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漸的掌握學習策略,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到主動、自主的學習。
在我國,自主學習是一種新的模式,這種模式指導著我國的英語教學,對我國英語教學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英語的教學逐漸的從以側重詞匯等基本知識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讓學生能正常的與外國人進行交流,這就預示著我國的教育者必須得加快步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新時代的新技術、新信息結合起來,促使我國的英語教學向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
參考文獻:
[1]劉勝芬.小學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8)
[2]王鵬鵬,范永明.合作探究環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C,2011(11).
[3]盧佳敏.初探新課改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改革[J].大觀周刊,2012(43)
[4]周靜.議英語游戲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6)
作者簡介:
劉婷,女,(1984.8~ ),陜西延安人,學歷:本科,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延安實驗小學,職稱:中教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