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明
摘 要:數學的教學是教導一種縝密的邏輯思維,是不允許有一點錯誤出現的,因為往往一個小小的誤差就有可能導致很大的后果,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杜絕錯誤的產生。
關鍵詞:原因;鼓勵;態度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當我們與學生進行提問互動時,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把問題準確、正確的回答出來,現實中的情況通常是他們會產生一些錯誤,而當教師正好提問到頭上時,這些問題就會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表現出來,這時我們教職工應該如何解決學生回答問題回答錯誤的情況呢?下面我們就詳細地闡述一下面對學生回答問題錯誤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如何解決。
一、查詢原因,解決問題
在進行完一個章節的教學之后通常都要對學生進行提問來審查學生掌握的情況,這時如果有學生回答錯誤,教師應該及時地查詢原因,探究出到底是教師本身的原因所致還是學生的原因所致,具體做法可以是繼續進行提問然后對證,倘若大多數學生都把問題回答錯誤,那么多半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理解力脫節的緣故,這就是教師本身的原因,需要教師自己進行糾正;倘若僅僅只是那一個學生回答問題錯誤,那么問題就不是出現在教師身上,就不需要教師自己進行更正,也許是學生沒有聽課的緣故,所以就需要學生自己解決,他可以通過課下詢問教師的方式來把不會的問題解決掉。
二、避免打擊,給予鼓勵
無論多大的學生,本身都是具有自尊心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沒有回答上或者回答錯誤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我們不應該區別對待,更不應該在課堂上就進行打擊,當我們發現一個學生回答問題錯誤后應該找尋其出錯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如果是因為溜號,那么教師就加以訓導,直到他改正這種毛病為止,如果是因為講課聽不明白,那么教師應該更正教學方案,使自己的教學手段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具有吸引力,教學內容也應該更加具體,化繁為簡,幫助學生理解,并且一定不要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對學生進行打擊,這一點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杜絕。
三、端正態度,加速學習
出現學生回答問題出錯的情況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這其實是對教師教學成果最充分的檢驗,所以教師應該以此為契機來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端正自己的態度,而不是把所有的氣全部撒在學生身上,要鼓勵他們,讓他們喜歡數學,養成良好習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數學是貫穿學生始終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小學階段如果學不好數學,那么整個學習過程都不會順利,所以一定要在這一階段把基礎打好,只有這樣才能為祖國培養合格的人才,才能使數學教育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巨日合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