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拓展訓練對于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法,探討拓展訓練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為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一方面豐富了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小學;拓展訓練;體育教學;體育教師;身心健康
拓展訓練體育教學是以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為出發點,以挖掘內在潛力、激發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目的,旨在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合作意識和團隊凝聚力,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形成健康的身體素質、良好的心理品質及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等,促進個體發展成為具有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復合型人才。綜上所述,拓展訓練對于中小學生的身心社三維健康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拓展訓練是新興的戶外運動項目,近幾年在我國迅速開展起來,參與者多數是公司職員、管理者、公務員等,而中小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另外,通過查閱文獻,我們也發現國內對于拓展訓練的研究不多,沒有真正的教給中小學體育教師拓展訓練的本質和精髓,沒有教會教師如何組織、如何創設情境、如何創編新的拓展項目來開展拓展訓練課程。因此,本文將重點探討拓展訓練在中小學不同體育課堂情境中的應用,如何與體育課很好的結合,為中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
一、創設溝通的情境,培養中小學生的溝通能力
溝通是每個人在工作、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日常學習生活中同樣免不了和老師、同學或朋友打交道,而善于溝通的學生往往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通常情況下,人們常借助于語言進行溝通,而忽視了其他的方式。在拓展訓練中,教師應制定項目的規則、創設多種多樣的溝通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為了培養中小學生非言語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語言以外的其他表達方式,比如肢體語言、表情、手勢等。在這類拓展項目中,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溝通的重要性,體驗各種各樣的溝通交流方式。體育課上教師創設這種需要一定溝通技巧、有一定難度的交流情境,引導學生在非正常的溝通環境里尋找溝通渠道,使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身體接觸、傾聽、表情和手勢和同學們進行溝通,體驗不同溝通方式的不同作用,項目結束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完成項目的全過程進行思考,讓學生了解到和藹的態度、得體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等是成功與人交流的重要因素,進而使學生的溝通意識和溝通能力得到提高。
二、模擬危難的情境,加強中小學生之間的信任關系
信任是一個人處在某種社會關系中或作為社會一部分而必需的基本素質,通過信任別人,達到相互之間建立信任,使我們自己也成為更值得信任的人。相互信任是團隊成員合作的基礎,可能在平時你會覺得自己對集體和他人有足夠的信任,他人對自己也會十分的信任,然而當面對未知的困難時,信任危機就很容易產生了。這類項目的特點是考驗中小學生在危急情況下彼此之間的信任是否穩固。根據這一特點,教師應以可能產生懷疑和不信任的情況為設計內容,創設在危難情況下互幫互助的情境,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完成過程中,側重發覺建立信任的微妙細節,從而訓練學生勇于負責的品質,培養相互信任的意識。項目完成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完成全過程加以思考,讓學生了解到相互信任在完成一些事情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進而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
三、創設合作的情境,培養中小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合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品質,是21世紀人的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眾人拾材火焰高”的道理眾所周知,團隊合作的奧妙也正在于此。一個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1+1>2”的整體原理,同樣也說明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類項目的特點在于大家相互協作、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某一項任務。針對這一特點,教師所設置的任務應需要多人共同參加,完成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職責,每個人都要盡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務,并且團隊要發揮合作精神才能完成這項任務。完成項目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完成的全過程進行思考,讓學生了解到他們在整個過程中的個人力量很重要,但團隊的力量更強大。讓學生明白只有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任務才能順利完成,如果團隊的個人孤注一擲、自我主義的話,就會造成組織混亂,任務就注定要失敗。通過參加這類合作項目,讓學生在參與中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意義、學會怎樣與別人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安排一定運動量和需要不斷重復的情境和項目,培養中小學生的優良意志品質
挫折是現實生活中的正常現象,也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現在的中小學生很少經歷過挫折和坎坷,久而久之養成了怯懦、吃不得苦、意志品質較差等不良品性。因此,應當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一些“困境”,培養他們的意志品質。堅韌的意志品質是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堅韌的意志品質、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也是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的基本素質。人正是因為有了堅韌的意志品質,才會確立遠大的志向和目標,才會有工作的動力與恒心,直至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這類項目的重點就是培養中小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使他們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能夠從容鎮定,取得最終勝利。在體育課上,教師應創設這種情境:即要完成任務的方法是很明確的,但落實到行動卻是很艱苦的。在這類項目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到:如果失敗了,敵人不是別人,也不是一些客觀因素,而正是自己。項目結束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對完成的全過程進行思考,讓學生了解到只有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勝利。如果途中被一些障礙和困難嚇倒,是不可能達到最終目標的。另外,這類項目還要讓學生體會到“我累了”“我不干了”“我認輸了”等這些話很容易使人自暴自棄,如果有了這種想法,要盡快消除。
五、創設思考和想象的機會,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創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江澤民同志指出:“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愛因斯坦曾說過“人們解決世界的問題,靠的是大腦思維和智慧,而不是照搬書本”;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曾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進行生動的創造。”拓展訓練給了中小學生們激發自己創造性思維的空間和培養自己實踐動手能力的場所,在完成項目過程中沒有人教怎么做,沒有在書本上學到過這樣的知識,要完成這些任務只能靠自己,發揮想象力,挖掘創造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在體育課上,只要教師充分思考一些需要努力和創新才能完成的問題,為學生設置發揮想象力、開拓創新的空間,讓學生在這個空間里暢所欲言、隨意暢想,讓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全方位思考,尋求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途徑,這類項目就都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
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成果(12XND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