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
近幾年來,我國的高考隊伍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體育特長生,他們有的是熱愛體育,有的則是將體育作為自己進入大學的臺階,雖然很多體育特長生都考入名校,但在高中階段,很多體育特長生仍存在信心不足的現象。本文針對如何培養高中體育特長生的自信心進行了詳細論述。
體育特長生自信心端正態度在我國,很多高中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往往會招收一些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體育方面非常優秀的學生即體育特長生。這些特長生與普通的高中生有所區別,不只學習文化課,還要加強體育技能。但目前,我國高中的體育特長生普遍存在信心不足的現象,這不僅對他們的學習成績造成危害,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必須將影響學生自信心的因素找出,并積極進行調整,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造成高中體育特長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
1.任課老師及同學的偏見
體育特長生一般文化課成績都不算好,而且還要參加體育訓練,致使一些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忽視這些特長生的學習狀態,而且有一些老師對特長生存在偏見,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錯誤如沒有回答好老師提問的問題,或者在課堂上瞌睡等,老師就會進行冷嘲熱諷,這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自信心。另外,一些學生也會認為體育特長生是不安分因素,在交往過程中,自然會疏遠他們。師生的偏見會使體育特長生逐漸產生學體育就低人一等的心態,這樣不僅使他們對文化課產生畏懼心理,還會在參加體育訓練時降低訓練積極性,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整體成績。
2.自我否定
高中的體育特長生,都是在初中體育生中精選出來的,他們的體育素質普遍較高,這樣在訓練過程中的訓練難度也會比初中高很多,一些學生在學習時無法擺正自己的態度,始終覺得自己應該是體育生中的佼佼者,當看到別人比自己訓練的好或者自己無法完成訓練操作時,就會變得消沉,認為別人比自己要強很多,不斷的自我否定,這樣在訓練時就會變得畏頭畏尾,自信心明顯不足,無法專心的進行訓練操作,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3.跟不上教學進度
在體育特長生的選拔過程中,學校主要看重的是學生的體育成績,這樣學生就會放松對文化課的學習,再加上體育訓練的頻繁,自然就跟不上文化課的教學進度,學習越來越吃力,學習的積極性也越來越低,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尤其是考試成績出來后,特長生面對自己慘不忍睹的成績自然會感到失落,這種消極的情緒一次次積累,自然會降低學生的自信心。
二、積極培養高中體育特長生的自信心
1.努力把握體育教學過程
為了增強體育特長生的自信心,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的向學生灌輸體育的精神理念,以及體育所具有的優越性,不斷樹立學生參與體育的自豪感,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計劃,不能只追求自己的講解與演練,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在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老師要適時的進行鼓勵與表揚,不能因學生動作不規范而嚴肅批評,要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積極地融入體育訓練中。而且,還要重視學生之間各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既要制定全體都能參與的基礎教學計劃,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還要針對一些程度較好的學生來進行拔高訓練,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這樣既兼顧全面又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信心與自豪感,并提高學習的熱情,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2.安排文化課輔導
造成高中體育特長生自信心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課成績的不理想。體育特長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進行體育訓練,自然忽略了對文化課的學習,但要想順利的考上理想大學,必須學習文化課知識。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及老師應充分認識到體育特長生與普通學生的區別,了解特長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并積極地對特長生進行文化課的輔導,彌補他們錯過的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增強他們對課程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他們文化課的學習成績。
同時,老師和學生要積極調整對特長生的偏見,不能以帶色眼光看待體育特長生,在課堂上,老師要多體諒學生,當提問問題時,特長生回答錯了或回答不出,老師要積極的引導,并鼓勵他們進一步解答,如果實在解答不出,老師也不能嚴格的批評,要用溫婉的話語鼓勵學生下次積極解答問題;當特長生回答正確時,老師要及時地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從而更積極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要認識到特長生也是正常的學生,只是大家的學習途徑不同而已,在日常的交往中,要擺正態度,積極幫助特長生學習文化知識,還能加深自己對文化知識的理解程度,并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與溝通,促進雙方的共同進步。
3.開展心理輔導
在進入高中后,學生的心理、情緒等還不成熟,還不能有效地緩解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產生消極情緒,影響到學生的健康發展。尤其是體育特長生,在進行高中后,不再是體育場上的佼佼者,這種突變使他們一時難以接受,這時候學校就應積極地安排心理輔導課,幫助他們緩解壓力,并正確評價自己。
高中的體育特長生都是體育中的精英,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大家的程度也就不相上下,本來的佼佼者變得非常普通,這樣的心理落差使學生一時接受不了,從而不斷的自我否定,降低了學生的自信心。在心理輔導課上,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并通過具體情況來對學生進行疏導,使他們能夠正確的認識初中與高中環境的不同,并減輕他們的功利心,努力體會體育訓練中的樂趣,而不是將體育看成一項你輸我贏的競賽,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評價,面對失敗,也能坦然接受,并不斷的請教別人,向別人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導致體育特長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產生挫敗感,從而降低了他們的自信心,影響到他們的健康發展。因此,學校和老師必須針對體育特長生與普通學生之間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對特長生的文化知識的輔導,并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的輔助與引導,不斷增強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彼此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特長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整體上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使特長生能夠健康成長,并將來為我國的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閆立亮.體育特長生文化成績差的原因及其對策[J].山東教育科研,2012,(09).
[2]毛淑玲.芻議如何培養高中體育特長生[J].中國校外教育,2010,(15).
[3]曹茂英.如何提高初中體育特長生的文化課成績[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1).
[4]孫照宜,吳清風.淺談高三體育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山東教育, 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