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娜
[摘 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又能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有效的課堂教學有賴于教師引導學生興趣自學,活躍學生的思維,發展創造力,培養合作的意識,形成豐富的體驗,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課堂效率;自主學習;興趣
新課程呼喚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主體觀,以生為本,似乎已經成為教師們的共識,只有培養和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體能力。
一、相信學生,大膽地運用學生資源
一般來說,英語教師備課時總是擔心設計的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課堂中補充的資料學生知之甚少,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這些幾乎是每個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堂中所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預習,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好預習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充足的時間查閱資料。
如在講必修2,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前,可讓學生查找有關世界野生動植物的情況和一些稀有動植物滅亡的原因,思考應該采取什么樣的保護措施等。學生對親近自然的話題非常感興趣,而且能夠踴躍地上臺講解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說得很有條理,這樣就達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
二、拓寬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實踐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方法“滿堂灌”,使得學生對英語越來越沒興趣,愛英語的學生會越來越少。所以,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在學生無所適從時給以恰當的點撥。教師將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給了學生,使得學生有時間去對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爭論,讓學生盡可能地展示其豐富的知識、敏銳的思考及其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在講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時,筆者運用劉歡的《我和你》這首歌引入,要求全班學生齊唱這首歌,也截取了奧運會的一些精彩視頻讓學生看。學生對奧運會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特別是成績稍落后愛好體育的學生們。
三、巧設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實踐
教師要讓課堂教學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渴望,讓他們去感受、親近新鮮事物。要通過設置一些特定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自覺和不自覺的狀態中去看、聽、說,感覺、發現和提問,從而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達到主動參與實踐的目的。
如在講Uuit 1 Cultural relics中的Reading時,筆者結合圖片,把學生帶到一個非常美的Amber Room中,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四、抓住好奇心,將學生領進真實的問題情境
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必須時刻關注并追隨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思維,提醒學生分析自己的推測,促使學生進行比較,產生新的問題,從而保證教學活動高質量的進行。只有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每一堂課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才會有新的發現。
實踐證明,當教師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時,課堂才會活起來,學生才有可能得到發展;當學生活潑敏捷和富有朝氣時,教學才能富有實效。課堂上充滿活力,充滿激情,課堂便成為學生個人魅力的展臺,學生就會人在課堂,心在課堂。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