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雙云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課程評價越來越體現出其在新課程實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英語;課堂評價
一、小學英語課堂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課堂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針對現實情況,現在的評價存在如下問題:
1.評價的操作性。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為力求完美,盡可能做到事無巨細。周全的、規范的、細化的和量化的評價標準雖具有一定的適用性,但由于標準過于繁瑣,操作起來很不方便,在使用中其作用也會大打折扣。同時,由于對細節問題考慮得太多,容易導致評價整體上的失衡,既束縛教師的教學,又蠶食課堂上學生思維和想象的空間。
2.評價的實效性。在實施課堂評價時,沒能抓住評價的最佳時機,促使課堂教學得到優化。同時,評價沒能把握好評價的尺度,缺乏準確性,為評價而評價,無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高。
3.評價的均衡性。課堂評價是為了調動每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調控每位學生的學習情緒。然在教學活動中,特別是四五十人的大班課堂教學中,學生人數多,很難做到均衡地對每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如課堂教學活動中,只要發言正確就得笑臉,對于一些體現不出太多思維價值或創造性的模仿式的發言,只要教師能給機會,就肯定能得笑臉。得到機會的同學興高采烈,而沒有機會的同學則垂頭喪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也提不起精神,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沒有得到笑臉的同學不是因為不會回答,也不是因為不想回答,而是沒有發言機會。
二、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課堂評價
(一)教師評價
1.掌握課堂教學評價藝術。針對小學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記憶力、可塑性強等特點,巧用孩子的新奇感,使之快速記憶,快速模仿,達成教學目標。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兒童的智力差異因素,在組織教學活動時,不僅關注接受能力好、表現欲強、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對基礎差的學生,同樣加以鼓勵,保護他們的興趣和熱情,盡量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懂得評價的老師,要善于通過有聲語言或肢體語言來完成:一句鼓勵的話語、一種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等都會給予學生鼓勵、喚醒、鼓舞,使學生能及時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積極大膽,發音準確,就可以點頭微笑、拍拍學生的肩、摸摸學生的頭Youre very clever,對其他同學豎起大拇指A clever boy, A clever girl等等。
2.把握課堂教學評價尺度。教師的評價,要簡練、明確、到位,評價要有針對性。小學英語課以活動為主,活動與活動之間的轉換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此時可以巧用小組評價則。教師既要控制評價頻率,避免使用過于煩瑣的評價程序,占用過多的教學時間;又要防止評價的形式主義,同時要避免過多或過分的夸獎,避免鼓勵的貶值。
(二)學生評價
因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評價應有利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可分為低年級課堂評價和高年級課堂評價。
1.低年級課堂評價。低年級課堂評價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終結性平價為輔,例如在每堂英語課前的自由會話時,組織全班學生對當天組織會話的學生進行評價,最高分可以得到5顆English Star,然后是4顆、3顆、2顆,最少的只能得到1顆。這樣學生們每次進行會話時認真地聽,聽后參與打分。每一名學生都很在乎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他們會更加努力得到同學們對自己的肯定。
2.高年級課堂評價。高年級課堂評價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形成互評、自評、自我反思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長期愛好。在期末時,讓學生們把這學期所學習的6個主題單元讀給自己聽、同桌聽,并進行自評和互評。最多的可畫3個笑臉,最少得到一個笑臉。允許得到一個或兩個笑臉的學生重新自評和互評,爭取得到3個笑臉。
綜上所述,科學的課堂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法寶,同時也是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自身素養的最佳手段。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