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輝
摘 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的升級和優化,尤其是服務業,現在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在不斷的增加,漸漸的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增長點。相關研究結果證明:現在的中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服務業持續穩定的發展,這樣可以很好的保障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服務業;國民經濟;發展和影響;解決方法
0 引言
隨著21世紀的到來,經濟發展也是十分迅速的,我國的服務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服務業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且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的加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
在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也發揮著相輔相成的作用,相互之間共同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發展為服務業的發展奠定了較為良好的基礎,然而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對于第一、第二產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當今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服務產品作為三大產業再生產中重要的生產資料和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費對象,這樣就使得服務業擺脫了農業經濟時代和工業經濟時代中相對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來說所占的次要地位,服務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從靜態的層面來說,服務產品在很多的國家中已經超越了國民經濟總量的一半,比重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情況。從動態的層面來看,因為服務消費功能對于服務需求的高收入彈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這樣使得服務業的服務需求在國民收入水平不斷增長的同時也能夠更加快速的增長。在供求情況對價格的作用下,服務業因為需求很多并且增長的速度很快、增長的幅度變大,就會形成很高的價格,也就形成了比較高的收入水平,也使得社會勞動從第一、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使得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快于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隨著這一速度的不斷增長,產業的比重和就業的比重也在慢慢的變大,使得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的增加。
所以,現在的第三產業在社會在生產的過程中和第一、第二產業是相互依賴、相互決定的,漸漸的成為工業社會對國民經濟增加貢獻率最大的產業,因此使得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使得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地位也在不斷的呈上升趨勢。
2 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效用
服務業對于國民經濟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功能的,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服務業的作用也在不斷的增加,以至于對整個國民經濟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具體情況如下:
2.1 創造物質財富
因為服務業是一個物質生產部門。第三產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和第一、第二產業是一致的,是要運用一定的生產資料,創造出一些適合人們生活需求的特別的使用價值。比如,交通運輸的勞動者,使用船、飛機、車、多種的道路和碼頭,創造改變物體空間位置的使用價值,從而實現人們運輸貨物或是旅游的需求;服務業所提供的各種使用價值,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服務業能夠給社會創造使用價值,還可以給社會創造很多的物質財富。
2.2 節省勞動時間
隨著經濟和社會水平的不斷發展,勞動生產率也在不斷的提升,漸漸的出現了社會分工,服務勞動漸漸的從多種多樣的勞動過程中脫離出來。勞動服務的專業水準,肯定會創造出更高的勞動效率,也會為社會、消費者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這樣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社會發展的速度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也就更加的迅速。所以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能更好的推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是社會經濟長足發展的根本動力。
2.3 強化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
因為國民經濟的很多部門之間的聯系都是通過交換來實現的,所以需要強化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其中的交換主要有物質產品的交換、技術的交換、信息的交換以及勞動活動的交換等等。第三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像是交通運輸業、商業、金融業、郵電通訊業和各個服務產業,不但存在于交換的過程之中,還使得自己成為國民經濟各個部門進行很好結合的關鍵和橋梁。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之間,不但可以有效的幫助各個部門充分的發揮各自的作用,還可以幫助他們相互之間形成合理的經濟構造。
2.4 提升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升有著很大的關系。第三產業的服務品中像是服裝、理發、旅游、餐飲和文化娛樂等都是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所以,這種用服務形式存在的各種軟件產品和用實物形式存在的各種硬件產品都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兩者所占的比例在不同的情況中往往是不一樣的。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服務形式的產品需求也越來越多;人們生活水平的下降,那么實物形式的產品所占的比例就會增加。
2.5 拓寬門路,吸收大量的勞動力
第三產業在處理城鄉就業問題方面有著特殊的優勢,也是更好的解決城鄉就業問題的有效方法。一是第三產業大多數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于勞動力的吸收能力很強;二是第三產業可以吸收勞動力的素質彈性大、范圍比較廣的特征,對于各個勞動階層的人民群眾都適合;三是很多第三產業的要求不是很高,有利于城市里面一些下崗人員再就業和處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變;四是第三產業比較適合于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個特征也表現在第三產業在吸收勞動力方面的獨特優勢。很多第三產業的要求不高、投資少、時間短、效果明顯,適合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中小企業也是社會就業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增加我們的就業率。[1]
3 國民經濟中服務業所占比例和產業的發展特征
服務業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發揮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得知,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40%,僅僅低于主導產業——工業。現在服務業發展迅速,促使了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當然這時第三產業也表現了它獨有的特征:
3.1 投資小、吸收快、效果好,就業容量大
第三產業作為一種基本的服務性產業,它所具備的特征是投資成本低、效果好,所需要的勞動人口眾多。我國的人口容量較大,勞動力資源也比較豐富,這就為第三產業的長久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3.2 覆蓋范圍大,發展速度迅速
第三產業作為一個混合產業,所覆蓋的行業有社會服務業,像是市政公共服務、社區服務等等,當然也有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像是信息產業、金融保險業等等,當然也有新興行業、像是信息咨詢、技術服務、科技推廣等等。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這些行業的發展也是十分迅速的,而且發展速度十分迅猛,一直不斷向前發展。[2]
4 國民經濟中服務業發展問題和解決的措施
第三產業向前發展的勢頭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而且第三產業對于國民經濟的影響和作用也是越來越大。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制約著第三產業發展原因也需要及時的進行解決,這里面不但有歷史原因,還有人為的原因:
中國經濟結構不是均衡性發展的,“制度原因”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有就是市場化程度低、我國第三產業對外開放方面明顯不足、第三產業的實際產出出現下降。[3]
4.1 使用分類指導和突出重點的準則
第三產業作為一個重大的混合產業群,它所包含的含義也具有自己的性質和特征,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不同對待,分別進行指導。而且這時我們要合理科學的確定第三產業中每個行業的發展重點和優先順序,選擇優勢的行業作為重要的發展對象。
4.2 要堅持產業轉換序列的多元化模式
(1)遵守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爭取實現三大產業轉移的逐步推進,使得第三產業所占的比例能夠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改變而變得越來越好;(2)以第二、第三產業一起發展為基點,盡量的減少三大產業按序推進的進程,加快產業重心的轉移,實現第三產業的總量變大和比重的提升;(3)跨越產業更換和轉換梯度序列,要以第三產業首先發展的勢頭(特別是以商品市場為起點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分別使用符合各自特征的產業轉移順序,從而實現第三產業的高速、有效、長久的發展。
4.3 要注重國際貿易服務問題
國際貿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第三產業的對外貿易,而且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拓展遠洋運輸服務、對外承包工程、涉外旅游以及對外勞務合作等傳統服務貿易項目外,還需要不斷的發展咨詢服務、租賃服務、計算機軟件服務和相應的綜合技術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項目,以便更好的促進第三產業的對外開放和向外拓展。[4]
5 總結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也是十分迅速的,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所以從今以后我國應該更加注重發展第三產業,要充分重視第三產業對于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很好的實現轉型,從而更好的保障我國第三產業朝著更快、更好、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還要調動第一、第二產業的同步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彩鳳;現代服務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2012(02)
[2]羅時龍;服務業與中國經濟增長實證研究[J]南京農業大學;2012(06)
[3]韓順法; 文化創意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實證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05)
[4]樊文靜;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悖論及其形成機理[J]浙江大學;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