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摘 要:教師要想創建高效生物教學課堂,就要認真研討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式。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加強合作學習,并要不斷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并積極參與其中,促進學生的溝通交流,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
關鍵詞:教學方式;合作學習;學習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對于生物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實施都需要教師按照教學目標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來進行。而每一個高中生物教師,要想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獲得最大的信息量,達到生物教學目標,就要認真研討生物課堂高效教學策略。
一、教師要認真研討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式
1.教師要有效把握學生的學習層次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測試完成對學生生物知識層次的把握。只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教學。只有讓學生認真參與的教學,才有可能創設高效教學課堂。因此,教師要想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就要巧設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思考、自主探究。
2.加強研討,一課多備,選擇最佳教學設計進行教學
教師要加強教研組之間的研討,選擇一課多備的方式進行教學研討,選擇適合本班同學的教學設計進行整體教學。教師要在考慮班內同學現實問題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思路。教師要巧設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思維,并通過有效地合作交流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
二、加強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1.讓學生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能夠積極動手實踐、自主交流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改善課堂內教學氣氛,能夠在學生認知心理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發展。同時教師要有效地指導學生在生物課堂內動手實踐。如:在人教版必修2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教師為主體的現狀,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環節的設計中、課堂深度的延伸中來,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努力地進行思考,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生物思維。
2.教師要加強合作學習的指導
在教學中教師要由生物知識的傳播者變為學生的服務者。教師要指導學生不但要掌握自己的學習方法,還要幫助小組內的成員進一步掌握生物學習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的不同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如:在課外小組活動“環境污染”的調查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知識層次、能力的不同采用異質分配方案進行小組分配,進而推進小組合作。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角色分配,選擇組織能力強、學習態度好、樂于助人的學生承擔小組長,其他組員按照小組合作的不同進程進一步進行角色的轉換。而在分組交流或者分組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跟進,指導學生實驗技巧以及交流技巧,推進學生不斷在積極思維中改進合作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并積極參與其中
1.啟發質疑,積極調動學生思維
教師要積極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質疑讓學生的思維在生物課堂上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如:在人教版必修2“人類遺傳病”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通過生動的圖片向學生講述人類遺傳病的特征后,組織學生思考“如何解決目前人類遺傳病發病率逐漸升高”這個問題,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也就很自然地能夠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了。
2.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啟發,對學生錯誤的學習方法要加強引導,對優秀的學習方法要加強鼓勵,讓學生都能夠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總之,教師選擇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式,要變學生被動為學生主動,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思維,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