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紅
摘 要: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保證學生知識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學習能力的充分發展。論述了數學教學中培養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培養;數學;學習習慣
陶行知說:“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習慣是長期的經驗或反復訓練形成的一種固定的行為傾向。那么,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怎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索科學學習方法的關鍵環節。
通過預習,學生能對新課有個初步了解,提高聽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預習前應先布置預習提綱,使學生做到有的放矢。預習過程中對有疑問的地方做好標記,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聽課,以便上課時重點解決。學生還要對所預習的內容進行小結,使自己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總之,課前預習為學習新課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培養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認真聽課,使學生會聽、樂聽,這要靠我們在以下兩方面進行培養。(1)要求學生用“心”、用“腦”去聽課。因為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抽象、枯燥,所以教學語言要有趣味性,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2)要做到邊聽邊想。想到預習時存在的問題,想老師與自己的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要緊跟老師的思維一起運轉。
三、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第17條“教給學生觀察”是說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對掌握知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首先,要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如在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1)2=3,(2)x2-2x+1=3,(3)x2-2x-2=0。對學生提出以下觀察要求:(1)式左、右兩邊的代數式有什么特征?(2)式的左邊能否轉化為完全平方式?(3)式的左邊能否轉化為完全平方式?通過以上問題,讓學生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其次,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第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形象直觀、富有動感的圖片、畫面,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使學生逐步養成主動觀察、善于觀察的習慣。
四、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思考是學習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不積極動腦思考就不可能學好數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單純地“教”知識,而應通過引導幫助學生去做、去思考知識,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自己得出結論,這樣要比直接告訴學生“是這樣的”要好得多,因此要教育學生養成處處思考、時時思考、尋根究底的良好習慣。所以上課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然后在交流互動中相互溝通,老師進行積極的評價。
總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嚴格的要求,學習品質就不能養成,學習習慣只能是紙上談兵。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有利于學生獲取一切社會知識、經驗,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生活中就會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因此,只有堅持不懈地抓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大批有智慧、有創造性良好的數學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孫麗娜.初中數學良好習慣培養的個案研究.中國校外教育,2012(8).
[2]王麟鳳.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2012(5).
(作者單位 山西省稷山縣蔡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