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福
摘 要:語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閱讀積累、理解積淀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語文學習應該注重抓住可能利用的機會,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關鍵詞:積累;閱讀;運用
一、注重課前三分鐘:課前時間雖短,但日積月累,充分利用,學生和教師也會有很多收益。本學期,利用課前3分鐘,我讓學生讀一篇優秀作文,按座次輪流,其他學生聽后作簡要點評,有幾次學生讀作文時,讀到精彩之處,大家樂得閉不上嘴,課后印象相當深刻。漸漸地我發現學生的作文興趣有了提高,作文也比原來有進步了。就連非常厭煩作文的同學,也能寫出思路清晰的作文了。之后,利用課前3分鐘講《伊索寓言》,每人講一則,容易記,講后說出寓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把一本《伊索寓言》讀完了,而且記憶的效果也不錯。
二、注重課后積累:每周積累兩篇美文或格言警句、好的語段等,而且要學會運用。例如,我讓學生積累一些排比句,然后適當加以改動,就可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了,在本學期的期末考試中,某位同學的語文得了全班最高分90分,令我有點意外,當我翻看他的作文時,我高興極了,原來他的作文開頭和結尾,將平時積累的語句加以了合理的改動,得到了判卷老師的認可,40分的作文得了38分。這就歸功于平時的積累和靈活運用。
三、注重雙休日:雙休日的時間比較寬松,布置課外語文知識搜集,如收集精彩廣告語、流行語、歇后語、對聯等。將學生搜集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類,開展語文綜合性活動。本學期,我開展語文綜合性活動《漫游語文世界》、《探索月球奧秘》等,學生的興致非常高,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開展《漫游語文世界》的綜合活動時,我讓每個小組將搜集的廣告表演出來,沒想到一位平時在我看來是小“刺頭”的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表演才能,學生在笑聲中品味到優秀廣告語的魅力。
四、注重寒暑假:讀名著,看優秀影視劇,寫讀(觀)后感。如閱讀(觀看)《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地道戰》等。學生從中領略到文學作品的精華,豐富了知識面。開學后,檢查學生的閱讀(觀看)情況,首先要進行一個知識問答測試,然后開展一次讀書競賽活動。學生有一種讀書之后的成就感。一提到文學名著中的人和事件,學生們一個個眼冒金光,興奮極了。
除此以外,教師要向學生積極推薦優秀刊物、文章,如《讀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泰來縣克利鎮中心學校中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