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偉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師下大力氣研究、分析中職學校學生的基本情況,并且結合教材特點和內容以及知識結構,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
關鍵詞:教學方法;模塊;網絡資源
所謂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使用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為了學習任務使用的學習方法。教學方法的得當與否會直接影響教學目的能否達到,會對授課內容的科學觀和系統性以及思想產生影響,會直接影響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注意研究合適的教學方法。
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如何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呢?這需要我們教師下大力氣研究、分析中職學校學生的基本情況,并且結合教材特點以及知識結構和普通高中不同點,做到因材施教,這樣就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情趣。一旦產生了激情,再加上老師的指導,學生學習起來也就變輕松許多。
一、劃分模塊使知識系統化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一定要通過改革,首先要結合學生的需求和個人特點,更重要的是注重社會上公司對人才的要求,改編傳統教材,劃分知識模塊,使課本知識變得更加實用。改編教材后,一定要正確地把握住課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既讓學生能夠開心地學,又要使學習的知識足夠實用。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培養目標決定了教學任務,教學任務決定了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中等職業學校以培養“應用型”的中等技術人才為目標,所以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既要給學生講授專業知識,又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并在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建構主義理論中的“任務驅動”法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很有幫助。建構主義要求教師不能成為知識的灌輸者,要幫助學生積極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信息要靠學生自身主動汲取再加工,學生不能只接受外界灌輸的知識,自己不主動吸收。教學不是自外向內的注入過程,而是自內向外的吸取過程。
三、網絡資源平臺的建立,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
在課程改革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單在課堂上講授計算機課程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注重課外知識的延伸,如果教師將做好的電子教案發到網上,供學生隨時下載,就會大大節約學生的自修時間,課堂上沒有記錄下來的筆記,沒有聽懂的內容,通過教師傳到網上的教案可以自主學習。
總之,傳統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等等都必須要改革創新,更新教學方法讓學生自發地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學習,教師始終起著主導作用,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創造良好的氛圍,真正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從而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啟勝.淺談中專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一代:下半月,2011(2).
[2]孫麗敏.如何進行中專計算機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11(79).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