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生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而傳統物理教學中卻只注重對既成實驗結果的分析,忽略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探究精神的培養。在新課標下,物理實驗教學更注重讓學生經歷實驗過程,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來獲得實驗結論。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實驗、注重實驗的實效性對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學生
“沒有實驗,理論將漂泊不定;沒有理論,實驗將徘徊不前。”對于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實驗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內容,甚至可以說,實驗的成敗將直接影響著物理教學效率的高低。下面就結合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明確目標,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實驗目的是實驗的出發點,在很多的實驗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經歷了實驗,但卻不知道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同時,因教師對實驗教學目標的泛化,實驗脫離了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實驗結論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同時,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實驗的目的不是簡單地讓學生通過實驗而獲得實驗結論就結束了的,而是要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討論、交流、質疑,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認識到這一點,實驗中的規則、方法,學生的實驗習慣才會得到不斷培養。
二、注重互動,將主體和主導統一起來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加強互動,就是要在實驗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做他們能做的,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通過巡視、鼓勵、指導,讓學生很好地完成實驗,通過實驗過程中的現象來獲得實驗結論,掌握實驗中所蘊含的物理知識。新課改下很多教師都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了教師的主導性,結果學生在實驗中反而收獲少了,何故?其實,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自控能力都還有待教師進行指導和幫助,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時候,有些學生觀察不到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路徑,只看到反射光線的一個射點,此時教師進行引導,讓能讓學生將兩個面調到一個平面內。
三、突出個性,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
探究性實驗講究的是讓學生在實驗中將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結合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初中學生好動、求知欲強,實驗中常常會因為自己的想法而弄出一些小意外,對于這樣的現象教師不能橫加指責,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講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在平面鏡成像規律的探究活動中,某個學生拿著點燃的蠟燭,斜放在平行玻璃板前,但他突然想到:蠟燭與蠟燭的像是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因為是軸對稱圖形,就能說明像到鏡子的垂直距離與物到鏡子的垂直距離是相等的,它們的大小也應該是相等的。這是很好的猜想,教師應該給予鼓勵。
總之,物理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突出對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在加強互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去探究和實驗,這樣才能提高實驗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志剛.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學習方法報教研周刊,2011(35).
[2]張修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初探[J].新疆教育,2012(14).
(作者單位 湖北省宣恩縣椿木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