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英兒
摘要:面對互聯網世界,中職生的存在迷茫及沉醉現象,我們如何加以積極引導,使我們的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職生;網絡;道德
【中圖分類號】J30 【文獻標識碼】B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庇盟稳莼ヂ摼W到來之速,一點也不過分?,F在大家都知道,社會己進入以互聯網為標志的信息時代。網絡的出現,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世界正變成地球村,人們生活的節奏也加快了,從根本上改變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從而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個名副其實的網絡時代已經來臨?;ヂ摼W以其互動性、開放性為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成為他們獲取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研究中心2011年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已經達到了4.57億人,其中寬帶上網人數4.50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4.3%。其中中學生是最具活躍性的群體。因特網己滲透到他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中職生認識它、學習它、利用它。
一、中職生網絡道德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的網民以每年25%的速度迅速增長。其中,中學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據調查在我國眾多網民中有56%是年齡在24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占19%。這些人主要是中學生。在上網學生中,男生略多(56.6%),年級越高,上網比例越高。其中85%有固定的上網時間,虛擬網絡中的花花世界深深地吸引著他們,讓人流連忘返,癡迷沉醉。他們紛紛“下網”,享受著“天涯若比鄰”的奇妙,享受著高科技給生活帶來的無窮樂趣,不知不覺網絡己主宰了他們的生活,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為了引導我校中職生正確運用現代化網絡工具,擴大知識范圍、開闊眼界,同時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日前,我校圖書館組織高一年級學生利用班會課時間進行“中職生網絡道德”調查。發放《中職生網絡道德調查》問卷共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50份。調查內容涉及上網方式、上網動機、網上交友、網上文明等18個方面,調查表明中職生上網呈現如下共有的特點:
上網地點:
1.在網吧上網
網吧的興旺和我們學生的捧場當然密不可分。中職生選擇在網吧上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圖方便,許多學校附近,網吧一家挨著一家,從調查情況來看,42.5%的學生選擇網吧作為上網邀游的主要方式;二是網吧上網價格不高,一般是每小時12元,通宵才8元,一般學生都能承受得起。據調查,有70%的人一個星期的上網費用在20~40元左右,其中60%的人至少每星期上網吧一次,有的甚至天天泡在網吧里,因此,有些生意好的網吧通宵都開著;三是網吧上網比較自由,沒有家長、老師在身邊嘮嘮叨叨地監督,可以痛痛快快玩個夠。
2.在家里上網
隨著經濟的發展,電腦己不是什么高檔商品,早己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特別是“寬帶”的介入,開辟了網絡的新天地,家庭上網己不是什么高消費了,每月只要交80元就可以天天上網,家里上網真是既經濟又實惠,因此,越來越多的中職生加入到這一行列中。據調查,有36.1%的學生網民在自己家里上網,平均每天上網2~3小時的占絕大多數,最多的一天上網10小時以上,可謂是網絡“癡迷者”!
3.在學校上網
近兩年各學?!靶@網絡中心”也在不斷地摸索發展當中,一些有條件的學校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包括:繽紛校園、學生快餐、教學軟件等。學生可以利用在校時間,在電子閱覽室、機房、視聽室、電腦室或寢室里上網沖浪,或利用手機上網,瀏覽各大網站信息,校園最新動態,別有一翻樂趣,有時真是樂不思蜀。
二、中職生上網的動機
那么,到底是什么魅力吸引著中職生上網?中職生上網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們都在網上又干著什么呢?調查顯示:
上網動機如下:獲取信息、玩游戲、購物、看新聞聊天、娛樂、學習等等。
調查結果顯示,“網絡游戲”“聊天”“獲取信息”為上網學生最主要的行為。他們認為網絡是自己生活中除吃睡之外的第一需要。
1.玩游戲
一提到游戲,我們還會條件反射式地聯想到當年國家嚴厲封殺電子游戲廳的狠勁,如今電子游戲己“往事越千年了”,而電腦游戲才真正是“萬般寵愛于一身”,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我校接受調查的上網學生(特別是男生)有77.5%是為了玩電腦游戲,這說明電腦游戲對中職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其他游戲。
目前,電腦游戲名目繁多,什么“三國群英傳”、“星際爭霸”、“紅色警報”、“石器時代”、“魔鬼戰艦”、“古墓麗影”、“游仙”、“秦美人”等等。據學生反映,“邊鋒游戲網”是中職生最喜歡去的游戲網之一,特別是男同學,“三國大戰”、“星際爭霸”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有些還把自己喜歡的游戲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方便快捷,想玩就玩。在這些游戲節目中,除少數情節在設計上還融入了人文、歷史、軍事等內容外,絕大多數游戲節目充斥著暴力、血腥甚至黃色下流等情節。對中職生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2.聊天
學生對朋友的渴求促成了“聊天一族”的迅速竄紅。有相當多的中職生上網是為了聊天,因此有人疾呼網絡已經墮落成了廉價的聊天工具。接受調查的高一學生中有64.0%的學生上網是為了聊天。通過與學生交流,筆者還了解到,我們的學生幾乎每人都有一至兩個QQ號,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網友。網絡聊天非常方便、快捷,他們可以在網上無限制地隨意暢談,盡情地揮灑心中的喜怒哀樂。由于這種交流方式互相不明身份,聊天室就像被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絕大多數的人聊天只是為了尋刺激、尋開心,并不是為了學點什么,因此,有少數學生聊天數月而不會使用電子郵件,好像他們的唯一任務就是聊天。更有甚者把QQ聊天當作結交異性朋友的捷徑,什么“煙雨情人”、“白馬王子”、“單身小女”、“兔子小姐”、“圣女不敗”之類的網名遍地都是,一些污言穢語更是不堪入目,“網戀”便成為一時間最熱門的話題,部分中職生因此一頭扎了進去,把“網戀”當作一種時尚,結果越陷越深,一發不可收拾,甚至不上學去會網友,學習成績明顯下降。上網聊天作為情感快速傳遞的一種工具,己被越來越多的中職生所接受了。
3.獲取信息、看新聞
查資料、看新聞、下載軟件、收發郵件等也是中職生必不可少的上網內容。網絡資源非常豐富,五花八門,汗牛充棟,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網上新聞具有廣泛性、及時性、娛樂性、刺激性等特點,能滿足部分學生的好奇心。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68.0%學生上網時注意收集網上信息,查閱各種信息資料、了解國內外最新動態。這一點非??少F,我們老師要多加以引導。
4.娛樂
聽音樂、看舞蹈、看電影、動漫,尤其是視聽音樂,現在很受中職生的青睞,什么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快歌快舞在網上應有盡有,只要鼠標輕輕一點,不費力氣、不花時間,便能輕松享受音樂的美妙,真是再好不過了。要是碰上什么節日,或某某同學的生日,便是利用電子郵件的最好時機,做發賀卡、寫信都行,想多輕松就有多輕松,想多浪漫就有多浪漫,不花錢,省時間。調查表明:有26.1%的學生上網是為了娛樂和看網上新聞,這一點非常值得肯定,對這些同學我們老師要多加鼓勵和引導。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上網的動機往往不是單一的,有時幾種動機會交混在一起,有的學生上網時既玩游戲也聊天同時還聽聽歌曲、看看偶像劇。
5.購物
淘寶網、天貓、亞馬遜、拍拍網、當當網、京東商城等等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是他們足不出戶購物的天堂,里面的東西價廉物美,物種琳瑯滿目,他們可以買到便宜的衣服、鞋子、包、襪子、裝飾品等等。他們買的東西之多,寄到學校里來,連學校的保安都接收分發不完。最后不得不下令不讓學生將網上購到的物品寄送到學校傳達室來。
值得欣慰的是,這次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高一學生有88.8%的學生不同意與網友見面;生活會受網友很大影響的學生占2.5%,而33.1%和46.5%的學生則不會受到網友多少影響或完全不受影響;另外,只有9.2%的學生在網站上會填寫自己真實的個人資料,而40.5%和44.3%則不會或很少填寫自己真實的個人資料;也只有2.8%的學生會相信發布在網上的公共信息,而18.0%和75.2%的學生則表示不相信或不全信。這次調查還表明,有57.0%的學生網上交友并不那么認真,只是隨便聊聊。這說明我校絕大多數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由此可見,網絡時代所構筑起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響著今天中職生們的認知、情感、思想和心理。而更值得重視的是,一旦某種網絡生活方式在中職生中間形成,由于中職生群體集中的特點,會使這一方式以巨大的力量和速度在青年學生間相互影響并傳播開去。可以說,中國中職生群體網絡生活方式的質量高低、文明與否,不僅影響到我國中學校園的網絡文化建設,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的未來。網絡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有巨大的使用價值,同時也存在值得警惕的負面效應。
二、對策
記得中央電視臺《社會經緯》曾播報了一期關于17歲少年黑客利用自己高超的電腦網絡知識設計了一個黑客網站,使登陸這個網站的上萬臺計算機陷入癱瘓,經濟損失無法估量。而面對警察的詢問,他竟然輕松地說:“我只不過是在網絡世界展示自己的才華,證明一下自己的價值,這難道也犯法嗎?況且網絡世界是虛擬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損失呢?”看完這個節目,然后聯想近來在株洲發生的幾起網絡違法犯罪案件,覺得網絡違法犯罪與我們的中學生已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中學德育工作者警覺的信號。
因此我們作為學校電子閱覽室的管理員要時刻對學生進行上網閱讀中的社會主義法制和道德教育。
上網閱讀是辨別真善美與假惡丑的過程,也是自我約束的過程。針對當今網絡中存在著的大量垃圾,甚至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資源給青少年思想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1)要給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和文明道德的教育,使學生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具有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要求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自覺抵制網絡中不良信息的干擾和影響,不登錄非健康網站。其次是不傳播、不發布、不制造給社會或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信息,不在網絡上做違紀、違法的事。(2)學習電子閱覽室的規章制度及上機的規范操作,熟悉本館文獻的檢索方法,尤其是對電子文獻的檢索使用、閱讀方法的掌握。(3)向學生推薦界面友好、作風正派、內容豐富的如“雅虎”“搜狐”等國內主流的新聞媒體、公共圖書館、溫州學習網、中學生學科學習等網站讓其練習登錄,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電子閱覽室的管理員還要做到對學生計算機知識及網絡信息資源利用培訓。
我校電大、中職學生在網上學習的有關內容有:電大遠程教育學習、書刊閱讀、研究性學習、學科學習、新聞瀏覽。有的學生有著較濃厚的網絡學習、閱讀興趣。為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對學生培訓的內容有:(1)教學基本的網絡檢索知識,讓學生了解網絡信息分布的特點、類型及其查詢方式,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檢索與自己學習有關的文獻資源,并利用這些信息資源為個人學習服務。為使學生能準確定位,提高信息資源的檢索效率,重點教學生常用的如“Google”、“百度”、“雅虎”、“中國搜索”等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以及在網上查找有關學科、書刊閱讀、免費的電子書刊等信息的技巧。讓學生在網上練習檢索自己感興趣的文獻,熟練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2)利用網絡資源為個人學習、交流和娛樂服務。QQ聊天、收發郵件、音樂影視、游戲、MP3下載等。這些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今青少年充滿活力、崇尚科技、追求時尚、熱愛生活的精神面貌。因此,對學生進行如電子信箱的建立、因特網上信件的收發,申請QQ、如何下載、復制文件等培訓,使學生迅速掌握網絡學習、交流和娛樂工具。
同時要加強對社會網吧的監管。積極與工商、公安等部門協調,嚴格執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所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網絡經營者遵循應有的網絡規范,并可在綠色上網通道的基礎上,建立“綠色網吧”專門設置加裝過濾軟件的電腦供未成年人專用,為中學生綠色上網創造健康條件,營造良好的校外環境。
中學生思想尚未成熟,識別能力較差,容易受到誤導,網上的言論有可能導致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混亂,道德水平下降。我們應使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中學生分析問題、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自覺抵制不良網絡內容的殘害,自覺抵制外來文化的入侵。
總之,網絡道德教育是一項漸進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學生健康成長及將來的發展前途,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們只有通過日常工作的管理,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理論的不斷完善,才能做好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工作,才能使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成效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