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
(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聊城 252059)
聊城大學排球運動開展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
王世杰
(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聊城 252059)
本文主要是從排球運動入手,根據排球項目的特點將該項目與大學生的特點相結合。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法等,通過對聊城大學五個學院排球運動的開展現狀進行調查,并分析它的影響因素。得出影響排球運動開展的因素主要有: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師資力量、場地器材以及上課教授內容等。然后根據調查結果提出推動聊城大學排球運動開展的對策。
排球運動 開展現狀 對策
排球是三大球之一,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國際排聯主席阿科斯塔曾經說:“排球是一項非常優美的體育運動,應該成為世界第一運動”。中國排球曾取得五連冠的歷史成績,不僅在世界排球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而且也給我們排球愛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近年來學校排球活動的開展遇到了問題,學校中的排球課越來越少,排球日常教學訓練也沒有效果,原有的排球隊數量和參與排球運動的學生數量都呈下降趨勢,學生對排球的熱情逐漸消失。因此,本文通過對聊城大學排球運動開展的現狀進行調查并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影響排球運動開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對策,為普通高校排球運動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從而促進排球項目的開展。
以聊城大學2009級、2010級、2011級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420人,其中男252人,女168人。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國內圖書資料庫和互聯網,收集了國內與排球運動項目相關的文獻資料,獲得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為本文的選題和理論分析奠定了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和內容,遵循社會學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初步設計了“聊城大學排球項目開展現狀調查問卷”,并多次征詢專家意見加以修改和補充后定稿。問卷發放采用親自發放和委托發放兩種形式。共發放問卷420份,回收410份,回收率為97.6%,其中有效問卷400份(男240人,女160人),有效率為95.2%。

表1 學生對排球技術的掌握情況
1.2.3 數理統計法
對咨詢、調查、訪問獲得的有效數據,進行歸納、統計、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對問卷測試結果的有效性進行邏輯性分析。
2.1.1 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現狀
從表1可以看出,有78.5%的男生和73.2%的女生粗略的掌握了傳墊發球技術,其它技術比例都小于50%,這說明基本技術是掌握人數最多的。而且男生對排球各個技術的掌握要好于女生。總的來看,學生對扣攔以及比賽這兩方面都不熟練,需要進一步學習。
學生參加排球運動的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熱愛排球,才能提高水平。經調查(見表2),學生參加排球運動的動機中,首先強身健體是比例最高的,其次是消遣娛樂,最后是考試達標、交際交流和業余愛好。這說明學生們是以健康第一為主,想通過排球運動來增強體質,說明還是很喜愛這項運動的。但是只有少數學生把排球當成是一種愛好,這說明排球運動還不夠深入人心,應該加強宣傳教育,使更多的人自發的熱愛排球。

表3 聊城大學普通學院體育教師基本情況

表4 排球授課內容統計情況

表5 影響學生進行排球運動的主要原因(多項選擇)
2.1.2 教師現狀
師資力量影響著任何課程教育的開展以及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學內容的傳授、教學任務的實施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都需要教師們來完成。調查表明(見表3),17名被調查的排球任課教師,只有6名是排球專業的教師,而且只有9名參加過排球培訓,這說明嚴重缺乏專業排球教師,學校應注重對教師的選拔以及培訓,理論與技術全面發展的師資力量才能促進排球項目的發展。
2.1.3 排球課教學內容現狀
根據排球理論知識得知,排球技術主要分為準備姿勢與移動,發、傳、墊、扣、攔網等技術。調查顯示(見表4):聊城大學普通學院只是把排球的基本技術——“傳、墊、發球”教授給學生,其它稍微有點難度的技戰術等只有一兩個學院進行了講授,也只是作為了解,并沒有深入學習。這基本符合規定的教學要求,但是教師應該在學生掌握基本技術的基礎上,讓學生對其它技戰術有所了解,能夠組織簡單的比賽,提高學生的興趣。
通過表5可以看出,無時間、無場地設施、無技術指導等是影響學生進行排球運動的主要原因。這說明學生的課余時間不夠充足,學校場地設施不健全,缺乏專業教師的指導。學校應根據學生的需求實施對策,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里提高排球技術水平。
現如今學校排球運動的發展比較緩慢,主要是因為(1)學生對排球沒有足夠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參加排球運動的動機并不是興趣愛好,這說明學生對排球的了解不深入。(2)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會對高校排球運動開展的效果產生直接影響。但是專業排球教師比較少,對排球的理論和技術知識以及排球的發展方向了解的不全面,所以對學生傳授的教學內容也非常有限,學生就只能掌握基本的排球技術,對技戰術以及比賽方面了解太少,這樣根本不能增加學生們對排球的興趣。(3)影響學生進行排球運動的客觀因素也是阻礙排球項目發展的原因。這些客觀因素主要有活動時間、場地設施以及教師技術指導等。
學校應該有計劃地加強排球場地和設施的建設,給學生足夠的課余時間去進行排球運動,為排球運動在學校的開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和條件。
加強專業教師的培訓。讓教師掌握全面的理論與技術知識,然后根據學生的情況傳授給學生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然后利用競賽手段,提高排球運動水平。教師可以先組織簡單的比賽增強學生的興趣,在比賽技術掌握的比較全面之后組織形式多樣的大學生排球比賽,從而推動排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
加大對排球運動的宣傳和教育,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排球,喜歡排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排球運動中來。
[1]主紅.對排球大力跳發球失誤的技術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2010(14).
[2]曲宗湖,楊文軒.課余體育排球教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3]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排球教學探索[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馬敬衣,王克,耿同滿.北京市中小學開展排球運動現狀及發展對策[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0(3).
[5]蘇圖強.遼寧省中小學排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2(4).
G842
A
2095-2813(2013)04(a)-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