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利翔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0)
廣州高校網球競賽共享平臺建設的研究
孔利翔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0)
為推動網球運動在高校的發展及普及,通過對廣州市高校網球競賽現狀的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調查研究法、邏輯分析法,對廣州高校網球競賽體系進行構想,對網球聯盟的概念進行界定,為廣州市高校網球競賽組織與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
網球競賽 共享平臺 體系
針對當前諸多高校普遍存在著的網球運動競賽問題及相關現狀調查問題研究,本文將對高校網球競賽活動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談一下自己的觀點,以供參考。在此基礎上,還提出關于當前高校網球競賽共享平臺建設的相關理念,為廣州市高校網球競賽組織與管理提供新思路。
所謂校園體育文化,實際上就是指具有深刻內涵及外延的一種文化范疇,同時也是高校表現出來的獨特精神與文化環境內涵。實踐中可以看到,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水平,直接關系著學生道德素養情操的培養,學生心智的啟迪以及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實踐中,可以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高校體育設施及教育教學環境,對學生熱情進行激發和鍛煉,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及良好習慣,并以此為基礎為學生的終身教育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1]
從實踐來看,網球運動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增強肌肉、關節等的力量和健康程度,而且對于運動記憶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網球運動過程中,還可以有效提高運動人員的自身新陳代謝,對于培養力量、速度、耐力以及機體的靈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網球拍擊球運行過程中,手握著網球拍,撞擊時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和隨機應變,因此可有效調節人體的肌肉緊張度,培養肌肉的良好感覺,并以此為基礎來協調發展整體機能[2]。
在網球運動過程中,可有效增進運動員之間的友誼、團結性,通過交流球藝和技能,擴大自己的社交范圍和能力。在網球運動過程中,可結識一些新朋友和生活圈,通過加入網球隊,可有效體會到隊友以及團體之間的相互感受,在消除心理孤獨感與抑郁感的同時,還體現出了人際交往方面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
從實踐來看,網球運動可有效培養當前高校學生的自信心,而非相反的概念,與自負具有很大的差異性。所謂自負,實際上就是不切實際的一系列想法和觀念,自信則與之有所不同,它要求謙虛、謹慎以及奮發向上。在網球運動尤其是比賽過程中,心理狀態顯得非常重要,當技術水平旗鼓相當時,心態是最為關鍵的決定性因素[3]。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網球運動可有效訓練人的心理素質,以保證良好心理素質的有效發揮。
網球競賽共享平臺建設必能有力的促進帶動網球運動在高校內的發展,高校新觀念、思想以及信息等,最先得到接受和傳播的場所,因此對高校大學生而言,他們最有可能將網球運動作為一種時尚,同時期間也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育人功能非常顯著[4]。
通過對廣州市多所普通高校的調查,廣州市高校網球競賽的開展情況并不樂觀。一半的高校沒有組織過網球比賽,大部分高校也只是在體育專業內展開小范圍的競賽,沒有聯系各個院系,各個學校開展大規模的聯賽,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競賽管理機構。
現如今網球運動已經成為越來越受大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因為它結合了時尚而又有觀賞性、健身性等優點深受大學生喜愛。在網球運動快速發展的今天,學校內也涌現出許多優秀的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等。
開展網球競賽不可缺少網球場地和設施。目前廣州幾乎每個高校擁有自己的網球場地,多則十幾片,少則四五片,為廣州市高校發展網球競賽提供了必需的條件。
網球運動參與群體是開展網球競賽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代隨著電視轉播各種網球頂級賽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了解到了網球,喜愛上網球并參與到其中的學生很多,為廣州市高校開展網球競賽提供了大量的參與群體[5]。
廣州市高校網球競賽共享平臺會由學校有關培訓訓練機構如競賽訓練處、公共管理處、財務部等部門組成,形成完善的管理層。審議批準競賽組織的各項實施方案;審議批準競賽經費的使用原則、范圍及競賽預、決算方案;裁決競賽組織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廣州市高校網球競賽委員會每年組織多次省級高校網球比賽的可能性較小,而各個高校網球組織經常組織網球比賽能力有限,因此提出高校競賽共享平臺這個概念。
對于高校網球競賽共享平臺而言,其建設實踐主要在于有組織、計劃地全面培養高素質、高學歷的網球新生力量。因此,我們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建立高校網球俱樂部,通過網球競賽平臺將網球課程與網球運動有機地融為在一起,并對其進行統籌管理,以滿足高校大學生的網球技能學習需求。網球競賽平臺的建設與運作,應當以高校的體育改革為主要突破口,建立健全各地的網球協會,這對于有效促進和了解高校網球運動,培養高校學的參與熱情、積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
從實踐來看,高校內部的網球場地、運動器材以及輔助性硬件設施,對于完成高校網球教學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高校網球運動活動的基本保障。體育設施的質量優劣,直接關系著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熱情以及信心,也是適應未來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提供基礎的物質保障,更快地普及和提高大學生網球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和高校網球運動員選材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通過與各高校所屬小區有網球場地的單位密切合作與交流,可有效提高場地的利用效果,從而擴大當前我國高校網球運動人員的數量,并以此來穩步推進高校網球事業的健康發展。
應以網球教師為發起人,促進學校網球協會的成立,同時以網球協會的名義組織各種活動,搭建網球文化建設與發展平臺。通過網球運動和競賽,高校學生與社會網球愛好者之間可稱為朋友、切磋球技,并通過精彩的比賽來吸引觀眾的駐足。通過雙方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來營造較為和諧的氛圍,并以此來增加網球的群眾基礎和技能的提高。
通過媒介的廣泛傳播逐步增強大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群體,同時也為我國網球運動事業的發展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并在此當前我國高校中得到跨越式的健康發展。
高校網球運動及網球文化的發展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綜合素質的培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建立高校網球競賽共享平臺,舉辦各種網球比賽,搭建網球文化平臺等,會促進高校網球比賽的順利進行,從而推動網球運動在高校的發展及普及。
[1]陳昱.我國普通高校網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1).
[2]宮曉麗,梁斌,揚濤.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網球運動開展現狀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5).
[3]孫健.山東省高校網球運動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3(3).
[4]智軍.體育賽事的組織與管理[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25(2).
[5]樊池建.美國大學競技體育管理[M].北京體育出版社,2005,24(3).
[6]佟玉永.普通高校組建大學生網球俱樂部的理論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22(1).
G845
A
2095-2813(2013)04(a)-0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