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鵬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廣西桂林 541004)
鄉鎮中小學體育安全隱患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①
——以桂平市鄉鎮中小學為例
秦小鵬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廣西桂林 541004)
對桂平市鄉鎮中小學體育安全現狀調查研究,分析鄉鎮中小學體育安全事故存在的隱患因素,提出整改對策,為促進桂平市鄉鎮中小學體育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及參考。
桂平市鄉鎮中小學 體育安全 隱患因素 對策研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針對義務教育提出了增強學生體質,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1]鄉鎮中小學體育運動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及增進健康的有效途徑之一,然而,目前中小學體育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嚴重制約鄉鎮中小學體育運動的開展和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結合教育改革綱要的要求針對桂平市鄉鎮中小學體育安全隱患因素調查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分析制約中小學體育安全事故的因素,提出整改對策,為桂平市中小學體育活動營造良好環境,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桂平市現狀中小學57名體育教師。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相關中小學體育安全事故的文獻資料,分類、整理,提取有效數據。
(2)問卷調查法:隨機對桂平市鄉鎮30所鄉鎮中小學60名體育教師發放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7份,有效率95.0%,對問卷進行整理、統計和分析數據。
中小學體育安全事故是指在學校內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或體育比賽中因各種原因造成對學生身心的傷害事件。體育安全事故具有突發性、危害性和破壞性等特點,嚴重影響中小學體育教學次序序,嚴重影響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終身體育理念的養成,給社會、學校、家庭及教師造成不良的影響。查找原因,排除安全隱患,降低體育安全事故發生率,提高中小學體育運動質量,提高學生體質及健康是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
2.2.1 鄉鎮中小學體育運動損傷情況分析
調查樣本中鄉鎮中小學體育教師對遇到體育安全事故發生情況:持 從 來 沒 有1人,占1.8%;偶 爾6人,占10.5%;一 般 情 況11人,占19.3%;比較常見15人,占26.3%;很常見24人,占42.1%。從調查數據可見,桂平市鄉鎮中小學體育安全事故發生率比較高,對體育教學和中小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2.2.2 鄉鎮中小學學校體育安全事故發生的運動時期
調查樣本數據顯示,遇到體育安全事故發生在體育課中12人,占21.1%;課外體育活動8人,占14.0%;課余體育訓練14人,占24.5%;體育比賽16人,占28.1%;學校組織的校外體育活動7人,占12.3%。數據顯示,桂平市鄉鎮中小學體育安全事故發生在體育比賽、課余體育訓練和體育課程當中較為嚴重,常見的運動損傷有骨折、拉傷、扭傷、脫臼、擦傷和挫傷集中,主要發生的部位在肩關節、踝關節、腕關節、膝關節、腰部和下肢內側韌帶。
桂平市鄉鎮中小學體育安全隱患因素主要表現在學校因素、體育教師因素、學生自身因素和其他客觀因素,具體見表1。
從表1可見,造成學校方面體育安全隱患因素的原因是義務教育主管部門及鄉鎮中小學校對體育運動不夠重視,對體育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夠,導致場地年久失修,出現不平坦和坑坑洼洼;器械陳舊、缺乏、質量低下,未能及時配備和更新,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同時,鄉鎮中小學校缺乏相應的體育運動管理制度和安全事故應急體系。造成體育教師安全隱患因素表現在:一方面,鄉鎮中小學體育教師配備不足,用其他科任老師兼職代替講授體育課程,缺乏專業的體育知識和體育安全意識;另一方面,鄉鎮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習慣采用“放羊式”的教學方式,導致體育教師安于現狀,缺乏先進體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和再學習的動機。造成學生因素的原因主要體現在,鄉鎮中小學生群體獨生子女和留守兒童比例較大,有養尊處優、吊兒郎當的心態,組織紀律性差,體質弱和身體素質較差,缺乏基本的體育知識和自救技能,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薄弱。

表1 桂平市中小學體育安全隱患因統計表
2.4.1 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完善體育設施設備
桂平市教育管理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學校體育運動工作,著重排除體育安全隱患因素,采取各項有效措施減少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大對鄉鎮中小學體育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完善各種體育器材設備,及時更換陳舊、不合格的體育器材和設施,提高體育場地、器材的使用質量,為中小學生開展各項體育運動奠定良好基礎。
2.4.2 加強對中小學生體育安全教育
通過媒體、廣播、宣傳板報和體育課堂多渠道對鄉鎮中小學生進行體育安全思想教育,傳授中小學生必要的體育安全知識和自救技能,牢固中小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的防范知識,降低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2.4.3 體育教師端正教學態度,提高專業水平和體育教學質量
體育教師是鄉鎮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施者,是體育活動、體育比賽的指導者和監督者,鄉鎮中小學體育教師應牢記“安全第一、健康第一、防范第一”的體育教育理念,保持嚴謹端正的教學態度。不斷充實體育專業知識和提高教學業務水平,提高對各體育項目體育風險的預判能力,提高對體育安全事故發生的調控能力,防患于未然,把體育安全事故隱患因素扼殺在萌芽當中。
2.4.4 健全體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體育安全應急體系
桂平市體育教學管理部門和鄉鎮中小學校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體育教學活動和體育運動管理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嚴格按照體育規章管理制度規范鄉鎮中小學體育教學和體育運動的開展。完善體育安全體系結構、疏通體育安全應急救護渠道,包括成立體育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小組、應急醫療小組、體育安全事故評估小組和協調小組,及時處理中小學校發生的體育安全事故,降低體育安全事故的傷害程度,減少對中小學生身心的傷害。
中小學體育運動是提高青少年體質和健康的有效途徑。提高中小學生體育運動質量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鄉鎮中小學遠離市區鬧市,體育場地設施簡陋陳舊、缺乏,體育教師數量配備不足,體育教學理念落后,存在較多體育安全隱患因素。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完善鄉鎮中小學校體育設施的建設,健全體育安全事故應急體系,結合鄉鎮中小學自身實施,積極排查安全隱患因素,及時整改完善,為推進鄉鎮中學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S].2010-07:11-27.
[2]王巖.我國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預防[D].北京體育大學,2011.
[3]鄭雄.淺談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107-110.
[4]祝小平.農村學校體育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西江教育論叢,2009(4):48-50.
[5]張媛,齊亞.淺析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產生的原因及其防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7(2):33-34.
[6]耿金鎖.淺析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特征及預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6):154.
[7]劉允芳.淺析中小學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8):151.
[8]許在華.我國體育傷害事故研究綜述[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10):4-5.
G807.2
A
2095-2813(2013)04(a)-0128-02
秦小鵬(1974—),男,廣西金秀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