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廷東
作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只有業務的精與知識的博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關愛。當自己生活得很累的時候,要能夠關心別人,傾注自己的愛心,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你的這份愛,學生能夠用他的心靈來感受,從而激發他們內心的原動力;你的這份愛,學生能夠用他的情感來感受,從而體驗到他們周圍的人間真情與社會責任感。只有好教師才能夠將自己對世界、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愛奉獻給他的學生。下面談談在新課程改革下如何關愛學生。
一、了解愛護學生
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與才能,
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學生,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不了解他們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因此,教師一定要了解愛護學生。
二、公平對待學生
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把每個學生都視為自己的孩子。據有關教師人格特征調查結果顯示,在現實世界里,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他們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他們最不滿意憑個人喜好,偏袒學生或冷落、歧視學生。公正,這是學生信賴教師的基礎。因此,教師一定要公平對待學生。
三、平等對待學生
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與創造欲。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與學互為關聯,互為依存,即所謂“教學相長”,“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好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因此,教師一定要平等對待學生。
有人提出,“愛”“尊重”“良心”等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因此,在重視教師職業技能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職業道德,即給予學生關懷和愛。
(作者單位 安徽省靈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