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河
數學被稱為“思維訓練的體操,智力的磨刀石”,它主要研究的是空間形式及數量間的關系,相對抽象、枯燥。而初中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初中數學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因此,這就需要廣大數學教師去努力鉆研、探究,以數學教學為載體,對學生開展潤物細無聲的德育
教育。
一、身正為范,以良好的形象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教育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這樣斷言:“教師是學生可以視為榜樣并拿來和自己做比較的人物”。教師只有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展示給學生,言行統一、表里一致,才能使他們在對真理的信奉中對教師產生敬仰之情。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強化德育意識,努力挖掘數學課程中的德育資源
德育教育始終處于學校工作的首位,如何在文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因素,歷來被大家所關注,而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視。所以要求數學教師重視開發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道德素質、哲學觀點。
1.挖掘中國數學光輝歷史和杰出成就,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探究科學的精神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中華民族在數學史上杰出的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我國西漢時期形成的數學名著《九章算術》,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分數運算法則、一次方程組的解法的文獻。公元五世紀,我國著名科學家祖沖之第一個算得圓周率π的近似值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并取22/7為圓周“約率”,335/113為圓周“密率”。通過向學生介紹古今數學家所取得的光輝成就以及用他們為國爭光的愛國熱情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2.聯系教材的辯證唯物主義因素,培養學生辯證唯物論觀點
在數學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概念的形成和演變、重要的思想方法的確立與發展、重大理論的創立無不體現著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思想。一些重要的數學方法充分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如待定系數反映了已知與未知的矛盾轉化過程;數形結合揭示了直觀與抽象的聯系;歸納法反映了事物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由函數圖象及解直角三角形,體現數學概念之間充滿了聯系,培養學生聯系的觀點等。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可以使學生體驗事物間的種種辯證關系,學會用辯證的觀點,觀察,分析事物,及研究和解決問題。
3.挖掘教材美的元素,培養學生高尚情操
法國數學家阿達瑪說:“數學家的美感猶如一個篩子,沒有它的人永遠成不了數學家?!笨梢姡瑪祵W美感和審美能力是進行一切數學研究和創造的基礎。數學的美存在于數學的各個角落,公式、定理、法則。有時呈現于“形”,有時展現于“數”。數學美給人們以精神享受,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研究的興趣;另一方面,又會給數學的發現帶來積極的影響,數學美絢麗多姿、深邃含蓄又充滿理性。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挖掘、引導、創設情境,讓學生鑒賞、體會,這樣一來,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聯系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優化意識
數學教學中的解題方法很多,如何利用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探索解決問題的多個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選擇最合適的優化方法。如E、F是平行四邊形ABCD對角線A、C上的兩點,并且AE=CF,試證明BFDE是平行四邊形。這道題要引導學生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來探索證明的方法: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學生在獨立思考后找出最簡單、最便捷的方法。以例題引導學生在平時解題中選擇最佳的方法,既教會了學生學習方法,又滲透了優化意識。
三、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集體主義精神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以小組互動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將小組合作學習與班級教學、個別指導有機結合。教師有計劃地向學習小組提出共同的任務,指導小組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互相幫助。
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而且,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每個同學都能夠體驗到為集體爭光的幸福和榮譽感,因為為集體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和集體主義精神。
以上是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研究中的一點拙見,可以說生活處處皆數學,數學處處皆德育。但是,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也要有主次之分,要善于捕捉日常生活和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高雅情操、道德素質、哲學觀點。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