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明
摘 要:新課程要求,初中歷史教學要新穎導出,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手段都要有明顯的改變。要以培養學生基本歷史觀和辯證的分析能力為導向,創設與歷史有關的情趣課堂,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歷史的興趣中來。通過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如何讓學生樂中學習初中歷史。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趣課堂;自主學習
初中階段是學生對歷史知識體系構建時期。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模式,打破以老師為中心的舊思想。要創新教學方式,強調教育教學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中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空間比較活躍,想象空間更為豐富,教師應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轉變學生學習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敢于質疑,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
一、創設情景課堂,讓學生樂中學習
在新課標教學情境下,歷史老師要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誘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放棄過去教師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要結合課本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直接參與學習過程,把學生吸引到直接體驗歷史、解讀歷史,并參與學習評價的過程中。
在教學過程中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例如在教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貞觀之治》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影視片段及文獻資料,先讓學生漫談“你所熟悉的武則天是一位怎樣的皇帝?再提出“貞觀之治”的局面出現在誰統治時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治世局面?把問題留給學生,當學生看完影視資料時,學生根據播放影視片斷及文獻資料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教師要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感受歷史事件的過程,然后讓學生進一步進行探究,學生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提高教師素質,培養創新型教師隊伍
課堂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的,教師在創新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材和課程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在教學手段創新上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道德修養、教育教學水平等。要敢于打破常規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讓學生真正做課堂主人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發展。大多數學生認為歷史課就是背背而已,對學習歷史的目的性不明
確,不能引起足夠地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如:在教《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課中,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思考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說它是鴉片戰爭的繼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讓學生相互討論、總結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最后給予糾正總結。通過課堂內互動,讓不同思維在合作中碰撞,讓他們發現問題,激勵他們去探索,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歷史中來。
參考文獻:
[1]趙洪娟.歷史學習動機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1).
[2]譚武.淺談歷史高效課堂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4).
(作者單位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