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生閱讀方法來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興趣;激勵;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不少老師常常忽略了這個問題,以至于有的學生不會借鑒和欣賞別人好的東西。那么,應該怎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呢?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真正地使學生愛讀,閱讀才是一件快樂的事。在閱讀教學中,怎樣才能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呢?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1.讓閱讀有自己的位置
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讀書都應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要堅持做到四個“每”:(1)每周安排一課時作為閱讀課;(2)每個學生擁有自己的讀書剪貼本或讀書筆記本;(3)每天在家或學校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半小時以上的書報;(4)每個學生建一份閱讀檔案,以記錄學生的讀書情況。
2.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
創設情境,就是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對文章的內容有了直觀的感受,那么也就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了。
從教十幾年,一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我認為語文是活的,它是有生命的。所以,我認為語文學習應該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在教學時我們不能只局限于書本上的文字內容,我們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創設各種形象、生動有趣的畫面,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請學生想象一下在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希望還能夠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在觀察想象說話的過程中,學生們拓展了思維,同時也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和興趣會更高,想象會更豐富,思維會更活躍,也就達到了最佳的閱讀教學效果。
3.進行多元化閱讀評價激勵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痹陂喿x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地運用激勵性評價,及時肯定、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使他們在激勵中進步。同時因教師對學生多給予肯定的評價,就激勵他們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使閱讀教學得以優質高效地完成??梢岳眠@幾種方式和途徑進行評價激勵:(1)用贊美性的口頭語言當眾肯定。這種方式既簡單又特受學生歡迎,老師一句美言有可能讓學生高興半天,甚至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2)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如向別人推薦一本自己喜歡讀的好書,介紹自己的讀書收獲等。
這樣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閱評情況,進行更好地指導,更利于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3)提供讀書成果展示平臺,讓學生體驗成功。如進行讀書剪貼、筆記展評、朗讀比賽、寫讀后感比賽、講故事比賽等。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林語堂在談讀書時說道:“讀書須有膽識、有眼光、有毅力?!边@可作為我們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一面鏡子。不管多優秀的教師,不管多認真的學生,不利用好的學習方法,再努力和認真也達不到最佳效果。我們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還應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會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就能逐步培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培養大聲朗讀和默讀的習慣
有的學生讀文章走馬觀花,一目十行,這樣怎么能達到閱讀的目標呢?應教會學生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應做到:(1)用普通話正確地讀,不加字、不漏字;(2)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要讀流利;(3)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學生的反復朗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同時,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讀,從而達到以朗讀促理解,以理解促朗讀。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默讀是要求學生不出聲的讀。在指導學生默讀時,首先指導學生讀時不出聲、不動嘴巴、不指讀,用眼睛掃視。其次指導學生讀時逐漸加快速度。最后讓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從字里行間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并能提出問題,學會質疑、釋疑的方式,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在含義以及內在聯系。
2.培養邊讀邊記的習慣
就是要求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將自己覺得美的句子,用另一種顏色筆圈點、勾畫、批注和摘錄下來,并能在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或者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地方批注出自己的感受或體會。邊讀邊記使學生在閱讀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體性,同時提高了學生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培養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學生要解決那些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除了向老師、家長或同學請教外,還可以利用工具書求得解答。工具書要裝進書包,帶進課堂。凡是在讀書、讀報或讀其他課外讀物時遇到了生字、難以理解的詞語,都可以請教工具書,使之逐漸養成好習慣。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應注意持之以恒,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在堅持不懈的反復練習中養成的,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沒有耐心和恒心也不會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斷積累,這樣良好的閱讀習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4.培養思考質疑的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朴谒记谟谒伎迹瑥亩岢鲂碌膯栴}并盡力去解答。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放在首位,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讀書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疑難問題,那么只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就會明白其中的內容了。還要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習慣,質疑問難是理解和感悟課文的關鍵。課文中哪些地方讓學生質疑,怎樣促使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都是教師要考慮的重點。
5.培養與他人交流閱讀心得的習慣
交流可以使模糊的問題清晰,可以激發出新思想的火花,交流心得可以領悟整體、體味局部,并充分體驗到讀書的樂趣。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人終生學習的堅實基礎。如果我們要實現心中的教育理想,使學生能夠學到真正的知識,而且學得比我們強,我想,需要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從熱愛讀書和主動讀書開始,從小就做一名好讀書、讀好書、多讀書的新時代少年。
(作者單位 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炭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