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薇
摘 要: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重要目標,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初中數學學科中,邏輯性比較強,而所學的知識都是比較基礎且實用的,這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不斷提高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主要分析了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他主學習、被動學習而言的。主動性學習行為,是發自內心的學習,因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促進學生自我感悟和思考。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有了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積極地投身到數學課堂學習中來,并能在學習之外積極地思考和探究數學知識,這對于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一、多途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和好玩的東西有較強的好奇心,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學生產生興趣之后,做好引導和點撥工作,帶領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首先,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中思考探究,從而學習數學理論知識。例如,在學習三種視圖的時候,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沙堆出發,讓學生分析正視圖、俯視圖、側視圖的含義。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數學模型、道具或者教學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在學習幾何知識中體現得最明顯。例如,一次,我在教幾何勾股定理的時候,遇到這樣一個
棘手的問題,正方體中的立體對角線在平面的書本中很難讓學生理解,我就帶了一個正方體模型,為學生勾出了那條立體對角線,這樣一來,學生很快地算出了它的長度,避免了學生因為不解帶來的學習興趣銳減的后果。
最后,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而相應的知識的學習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是很無聊和枯燥的,特別是對于一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常常是談數學課色變,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教師可以引進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清晰地展示課件、圖片、圖形、轉變過程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畫面中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
數學學科是一門生活性較強的學科,而生活呈現的是比較輕松、和諧的狀態。如果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營造嚴格、緊張的課堂氛圍,學生很容易在其中繃緊神經,發揮不自然,無法輕松地學習和思考,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首先,教師要正確看待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放下傳統的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從來不下三尺講臺,實施的也是滿堂灌的教育方式,當教師居高臨下地俯視學生,還時不時對精力不集中的學生進行監督和點名的時候,學生只會越來越害怕學習。
其次,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為每一個學生創造平等的表現機會和學習機會,并盡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在課堂中,教師要利用溫和的態度、溫柔的語言、善意的表情和甜美的微笑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并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和動口,大膽表現自我,全面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一方面,教師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設置有層次感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理解學習內容,進而參與到問答互動中來;另一方面,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尊嚴,要認真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回答,并報之以微笑,當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并對其答案做出正確評價,提出改進意見,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有針對性地培養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成的,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采取有效的培養策略,實施有針對性地培養。
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從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培養出發,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將這些習慣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一方面,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哪些習慣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哪些習慣是不好的學習習慣,并加強學生對良好學習習慣作用的認識,自覺朝著良好學習習慣的方向奮斗;另一方面,教師要將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入每堂課的教學過程中來,并全面貫穿于平時的練習和學習中去,對學生的學習加以要求,并做好引導和監督工作,促進學生持之以恒地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例如,我在課堂中,堅持每堂新課之前布置好預習任務,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并向學生傳達預習對于課堂學習質量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學生也就養成了預習的好習慣了。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制訂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并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制訂一個學習計劃和學習階段性目標,并讓學生對自己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實現情況和計劃完成情況做好分析和小結,按照實際需要改進計劃和目標,促進學生的學習不斷凸顯計劃性和目標性。例如,我會讓學生在本章節制訂一個具體的學習計劃,怎么預習、怎么聽課、怎么復習、學習哪些知識等,提高學生的學習控制性,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起到一定約束作用,然后在各個小節和章節學習完成之后,讓學生開展討論和寫作計劃小結,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得到提高了。當然,在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嚴重情況下直接影響了后期目標的完成。針對此情況,教師應該要培養學生的堅持不懈精神,通過目標鼓勵法、成功鼓勵法、勵志促進法等讓學生提高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不斷朝著目標奮進,享受每一個階段成功的喜悅。
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改正自身的缺點,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為學生指出在學習中的缺點和不足,促進學生及時改正自身缺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對于布置的作業,我都及時地批改好,并在作業之后寫好批語,指出學生的作業完成水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當然,有時候作業比較多,我會將作業分類處理,通過學生自改、學生互改等方式提高批改質量,最后讓學生相互交流和討論,充分認識自身學習中的缺點,借鑒別人的長處和優勢。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應該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在自主學習、自主領悟、自主探究和自主實踐中學會學習方法,不斷探究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營造和諧課堂氛圍,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改進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裴紅冰,張國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探研[J].數學教育學報,2005(3).
[2]鐘啟泉,崔允郭,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陳心五.中小學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53-54.
[4]張景斌.中學數學教學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5]涂榮豹,王光明,寧連華.新編數學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無錫惠山區洛社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