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
(浙江省諸暨市第二高級中學 浙江 諸暨 311800)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誘導性練習主要指的是在進行新的動作教學之前,先選擇一些與將要的學習的動作結構相似的、比較簡單的動作進行聯系,通過基礎練習增強學生的肌群力量和機體的協(xié)調能力,進而通過一系列誘導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幫助學生逐步了解動作要領并掌握,然后將教學要求逐步提高,直到學生掌握完整的動作為止。如在學習前滾翻之前可以首先讓學生練習抱膝后倒?jié)L動,然后練習從斜坡上前滾翻,最后引入前滾翻動作,按照這一過程進行動作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逐步體育動作要領,更容易學習,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科學的運用誘導性練習,對于提高中學體育教學質量,擴大教學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具體如下:(1)使學生更快的掌握動作技能。由于誘導性練習是對復雜的新動作進行簡化,然后引導學生從簡單到復雜層層遞進的學習,循序漸進的為學生傳授動作技能,因此,學生更容易接受,且教學內容簡單易學,學生樂于接受。(2)有助于提高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經過簡化之后的動作簡單易學,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能夠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果與快樂,感受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學習信心。(3)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采取誘導性練習方法,教師能夠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在不影響動作結構的前提下,通過一些趣味性較濃的練習課題,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并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4)由于誘導性練習的動作都是從簡單到復雜,對于場地和運動設備的要求不高,花費的時間也較少,因此,可以提高課的密度,而且教師能夠對課堂的運動量進行合理的調節(jié),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5)有效的避免運動事故。誘導性練習時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過程,通過一步步練習,學生能夠逐步體會動作要領,從而避免了一些器械體操動作中的失誤,有效避免和減少傷害事故。
第一,不能對原動作的結構形式造成影響;第二,應該堅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把握好動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解決主要問題;第三,在選擇誘導性練習前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同時明確學生已經掌握的動作技能,綜合考慮誘導性練習的方式。
第一,將采用器械進行的動作簡化為徒手練習,如投擲練習時,先指導學生進行徒手練習,掌握動作要領之后再采用器械練習。第二,降低器械的使用難度。如跳高練習中降低桿高度,投擲練習時減輕器械的重量,投擲鉛球教學可以先練習投擲較輕的物體或壘球等。第三,調整動作的姿勢,如進行單杠的正握單腳蹬地翻身杠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腳踏在椅子或其他踏板之上進行聯系,然后逐步增高踏蹬的高度,降低難度,循序漸進。第四,充分借助外界條件輔助練習。如在進行加速跑的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從坡度較小的斜坡上,從上往下跑,逐漸加大慣性,從而跑的更輕快、自然;如進行挺身式跳遠時,可以借助一些彈跳板進行踏跳,延長學生的滯空時間,從而更好的完成空中動作練習。有些動作是單層次動作,有的需要多層次練習,如果動作的難度較大,就應該進行多層次練習,動作簡單易懂,就可以采用單層次教學。在進行新動作教學前,首先進行模仿性練習,然后學習動作,這種練習時單層次的;如果動作難度較大,先應該進行兩個或以上動作的誘導練習,然后對所學動作進行分解,交替練習,以更好的完成最后動作。
語言誘導,就是在學生進行動作練習過程中輔以引導、勸誘式的語言,將動作技能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傳輸到學生的思想中,激發(fā)其練習欲望,從而在學生大腦中形成動作的概念。
3.1.1 通過誘導性教育,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
要想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大化,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知識、掌握本領的主觀愿望,然后通過教師引導,才能夠使教學更加有效。因此,教師應該加強課堂的導入,輔以語言誘導。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可以先為學生們講解一些美國NBA的比賽,為學生講述各種神奇的技術,如扣籃、妙傳等,引導學生對籃球產生濃厚的練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1.2 動作練習過程中的誘導
講解動作的概念及要領其實就是一種語言誘導的過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語言方面的描述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如在跳高教學中,可以先給學生灌輸一個計算公式:跳高成績等于腿長加彈跳力。然后讓學生通過測量得出自己的理論跳高成績。然后通過跳高練習,使其成績達到理論跳高成績,甚至超過理論跳高成績,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增強練習的自信心,而且在練習過程中能夠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態(tài),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在中學體育誘導練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動作誘導幫助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要領,并引導刺激學生的機體感受,使其充分感知自身的空間位置、身體姿勢及運動能力,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特別是對于一些有技術難度的動作教學十分有效。
3.2.1 示范和講解誘導
在中學體育誘導練習中,教師的示范和講解應該堅持準確的基礎之上,給學生以美的感覺,而且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并合理的確定示范次數和位置。通過誘導性講解,能夠充分說明動作和學習過程,而美的示范則能充分體現出講解內容,是理論形象轉變?yōu)閷嶋H動作的過程。實踐證明,二者有機結合,彼此誘導,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
3.2.2 相關動作誘導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很多動作的學習都存在一些相關動作,其與教學動作之間在結構、用力順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難度較小、容易完成的相關動作進行示范,將其作為過渡性練習動作。如俯臥式跳高中,采取斜放橫桿的方法進行練習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注意相關動作練習的頻率和次數,并不斷提出新的練習要求,循序漸進,直到學生完全掌握教學動作為止。
3.2.3 慢動作模仿誘導
通常來看,慢動作的分解動作一般都較為簡單,這種模仿的教學方式對于初學某種技術難度較大的動作較為適用,通過慢動作模仿誘導能夠有效的協(xié)調學生的機體能力。如在進行步走式跳遠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雙手懸垂于單杠之上,兩腿作出步走式進行慢動作分解示范,這樣能夠使學生對動作的技術要領觀察更加形象、直觀,更容易學習。
3.2.4 手把手引導
對于一些協(xié)調性要求較高、技術難度較大的動作練習,教師可以采用手把手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動作練習。如在進行健美操練習過程中,正確的動作對于學生的機體協(xié)調性能要求較高。很多初學的學生難免會出現錯誤動作,如果形成錯誤的動作之后很難糾正。因此,教師通過手把手的誘導練習,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并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通常而言,手把手動作誘導對于舞蹈、韻律操、健美操等練習十分適用。
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練習的動作也會產生相互影響和刺激,如某個同學的動作較為優(yōu)美,都會對其他同學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刺激,引導其模仿和學習。在實際練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存在極大差異,也就形成了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教師應該充分了解這種差異,并善于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引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幫助其他學生,鼓勵差生向優(yōu)生學習。對于動作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應該不斷提高要求,增加練習難度,并有意識的讓其為其他人做示范,以形成相互誘導的練習氛圍。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充分發(fā)掘教學資源,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在堅持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準備各種誘導性活動,鼓勵學生大膽練習,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提高教學效果。
[1]汪麗華,閆新紅.體育教學中如何選擇與使用誘導性練習[J].教學與管理,2008(15).
[2]王永祥.淺談體育教學中誘導練習的運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5(3).
[3]劉瑞武.誘導練習的選擇和應用[J].中國學校體育,1985(2).
[4]郭建峰.體育課中的講解與示范[J].文理導航(下旬),2011(1).
[5]梁福環(huán).淺談誘導性練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