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闖 宮曉華
(1.吉林省遼源市實驗小學; 2.遼源市特殊教育學校 吉林遼源 136200)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傷害事故頻繁發生,據有關報道,2012年一年中,全國有21名小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身亡、骨折、器械劃傷等事故不低于百余起,這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尤其是教育部門對此事更為重視,全國上下多次召開小學體育工作會議,廣泛聽取一線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2007年2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出通知,轉發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出臺了多項措施,力爭更好的解決存在的問題。
小學體育的授課對象是7~11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小學生身體發育快速增長,但是骨逐漸骨化,肌肉力量尚弱,容易發生肌肉拉傷和骨骼變形。我國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第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對原有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第二,體育老師要認真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等。根據授課對象的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作為體育教師應該正確理解新課標的性質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體育課。
作為小學生,對于安全的認識還未完全成熟,在體育課上的準備活動和主要內容授課過程中,常有學生不按照教師要求完成準備活動,致使在接下來做大肢體運動時造成肌肉拉傷事件,對有些危險性的器材,學生不按照教師要求擺放和操作。如在擲標槍教學中,由于標槍器材的特殊性,要求學生要遠離標槍落點范圍,但常有學生不遵從教師口令,擅自活動,據有關報道,長春一所小學,在這個內容的教學中,標槍刺中一學生小腿,險些造成生命危險;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還存在松散管理,“放羊”式的課程屢見不鮮,也是造成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體育課程教學,需要一定的場地和體育器材,有研究表明,城市中30%的小學場地不符合國家標準,而在農村不達標的場地超過50%以上,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這種差距就更為明顯,由于場地的不規范,勢必造成安全性存在很大問題,這對學校的體育教學埋下了安全隱患。
據有關調查指出,小學生體育安全知識相對匱乏,同時,有學生為了追求“刺激”在完成動作的時候,常常伴有危險性的動作。對于體育課,訓練內容不同,使用器材不同,注意事項也應有所不同。在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要準備好符合要求的海面墊子;在跳箱和鞍馬訓練時,要有老師在一側做好保護;跳遠訓練時,要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助跑、起跳、跳后落入沙坑;進行投擲訓練時,要按照教師的口令行動,不可有絲毫大意;在短跑訓練中,要按照規則進行,因為人在沖向終點時,人體的沖量很大,如果不按照規則,易發生學生之間沖撞,造成身體傷害。
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他們清楚地認識容易發生傷害事故的體育項目,明確預防傷害事故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及對運動危險的預見性。因此教師要把預防傷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貫穿到體育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去,要把安全教育列為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長抓不懈,促使學生形成高度安全意識,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充分考慮各環節的安全因素,做到有備無患。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認真備課,精心組織教學,對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要做到心中有數,及時調控,同時在教案中體現安全措施。
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掌握技能,以防“萬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灌輸安全思想,讓學生懂得健康與安全的關系;讓學生知曉體育課中違規、違紀等是事故的預兆,盡量應該去避免?,F在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抗挫折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使學生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另外,向學生傳授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尤其是在體操或器械練習時,要妥善安排好保護與幫助的學生,對身體素質弱的學生進行重點保護與幫助,切實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4.1 建立課堂常規
不厭其煩地強調安全問題,讓每個學生知道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強調學生上體育課時,衣服上不要別胸針、?;盏?衣袋里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不要佩戴各種金屬或玻璃的裝飾物;頭上不要帶各種發卡;不要穿涼鞋和皮鞋,要穿球鞋或一般膠底布鞋;衣服要寬松合體。教育學生服從指揮,遵守紀律,嚴禁有嬉戲取鬧、動作粗野等行為,以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
3.4.2 準備活動充分
對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動作技術要有預見性地加以防范。如跑跳練習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關節容易損傷;投擲練習中腰、肩、背和手腕容易受損等,這些都要預先想到并考慮好,根據動作技術要點,做好針對性的準備活動,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
3.4.3 確保場地器械的安全
場地器材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防范,也是引發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見的,也是可預防的。定期對所有投入使用的體育器材、體育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從而排除一切安全隱患,確保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安全、正常地開展。
3.4.4 教學方法、組織管理設計要科學合理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組織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教學方法不對頭,既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容易造成失誤而導致傷害事故。另外,組織管理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如徒手練習時不要安排學生站得太擠,避免發生碰撞;器械練習時,要反復強調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驟后才能組織學生在安全范圍內進行使用和練習;對生病或其他原因參加見習的學生,只能讓他們觀看,不能隨意參加各種練習,特別是器械練習,稍有不慎就很容易發生事故。因此教學中應加強組織管理,從而保證教學練習有序進行,保證教學中最基本的安全。
3.4.5 教學內容設計要合理,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我們知道難度小對學生沒挑戰,也不利于幫助他們的身體發展和意志品質的培養,難度過大,他們既難掌握又會失去信心,產生心理障礙,也容易發生事故。所以,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認真研究教材,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相應調整,充分估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技術動作,做到心中有數,事先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分解到完整的教學規律,根據各項運動技術的特點,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及練習密度,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保證安全措施的落實。
對于一些能力差的學生或特殊學生要適度安排或暫停某些劇烈的活動,盡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1)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課程的規章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實行校長—體育教師責任制。
(2)體育教師要加強安全認識,確保授課過程中按照教案和課程設計進行,避免二者相悖。
(3)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按照課程要求及體育教師要求完成認真完成體育課的學習。
[1]夏力.從“學生訴訟學校”談體育安全事故糾紛的預防[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3).
[2]游偉民,陳可林.淺談學校體育安全事故的預防[J].大眾科技,2008(10).
[3]胡莉萍,夏成前.學校體育活動過程中的運動損傷及安全教育[J].安徽體育科技,2004(2).
[4]楊剛,王丹,解先德,等.對學校體育活動意外傷害事故的探析與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01(4).
[5]周華.淺談中小學校體育教育與安全意識教育[J].柳州師專學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