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鳴一 李 嬌 孟慶亮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
在成為一名高中教師之前,曾經有不少人跟我說過,高中教學就是不斷重復的機械勞動。但是,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已經4年的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反駁這句話,高中教學絕對不是單純的機械勞動,而且它是一份最復雜多變的工作,是需要每一位教師付出全部的心力去完成的工作。為此,我校在總結經驗,不斷創新的基礎上,提出了“精細化管理”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
所謂“精細化管理”,是“用心工作、愛心教育、真心服務”的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要求每一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我認為,“精”要精在精心,“細”要細在細致,只有以這兩點作為保證,才能使精細化管理最終落腳在“扎實”上。具體到教學工作中,這個“扎實”,就是要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精心、細致、扎實”這三步緊密聯系,缺一不可。
所謂“精心”,既是一種精心的教學態度,又是一種重難點突出的教學方法。
第一,精心備課。課堂教學環節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樣上好一堂課,備課是關鍵。只有精心備課,才能為上好一堂課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備課需要精心。在備課時,教師要精心研究課本內容和教學參考,精選教學方法,突破重難點問題,并精心選取有針對性的練習題和測試題。同時,教師還要精心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學情,使教學能夠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設計好教學的環節,使整堂課既能夠重難點突出,又能夠使教學過程流暢,教學各環節緊密聯系、環環相扣,教學節奏合理有序,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第二,精心上課。課堂教學環節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要精心上課。多數教師可能需要將一節內容重復講多遍,但即使是這樣,也要精心上好每一堂課,因為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他們的新課,而對于教師來說,每一堂課面對的都是不同的學生。只有堅持這種精心的態度,本著對學生負責的精神,教師才能在每一堂課中都有所收獲,有所發現,有所進步。學生也能在這樣的課堂中,在這樣的老師帶領下,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主動的獲取知識。
第三,精心對待每一位學生。高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更加需要教師的精心對待,細心呵護。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以及與學生的相處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言行對學生造成的影響,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以真心換真心。實施素質教育以來,改變了以往單純的以學習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傳統評價體制,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教師要精心對待每一位學生,認真發現他們的優點,發掘他們的潛力,積極的與他們溝通,鼓勵并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能力,增強自信心,主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所謂“細致”,是一種在“精”的基礎上的“摳”的態度、“摳”的方法,細致在教學的各個環節。
第一,細致學案。學案,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指導。所以,教師在設計學案時,一定要講求精細化。既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又要突出本課的重難點,更要注意學案的排版設計,讓知識條理清晰,便于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梳理和掌握。這就需要同學科、同備課組老師的集體努力,在設計學案之前進行教學研究,集眾人的智慧,分析教材、分析教參、研究學情,設計好每一個學案。
第二,細致作業。作業,是學生鞏固本課所學內容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實現學生與老師溝通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既要精簡又要針對性強,這樣才能有效地鞏固本課重難點。不僅如此,在批改作業時,教師更要注重細致化。一方面,對于學生作業中集中出現的問題,要注意總結歸納,及時發現學生對哪部分知識還存在問題,并在課堂中進行及時的糾正。對于個別問題,可當面指導學生改正,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錯誤。另一方面,對于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進步,一些優秀的作業,要給予積極的鼓勵,肯定學生學習的成績,各種鼓勵性的語言和肯定性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第三,細致查缺補漏。查缺補漏,對于學生全面正確地掌握知識非常重要。因此,教師在學生日常的測驗、練習和作業中,要及時歸納總結,匯總出學生常見的錯題,對學生進行集中再次的訓練,強化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二次鞏固。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地引導學生主動地查缺補漏,畢竟學生最了解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于這部分問題,可以通過小紙條或當面詢問等形式反映給老師,老師及時的給予解答,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
“精細化管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落在實處,在“精”和“細”的基礎上,實現“扎實”精細化。
第一,扎實環節。及時進行經驗總結,不斷創新,把各項工作環節化,這樣做能夠更好的提高工作成效。因此,我校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創新地提出了“BCA教學模式”和“點線面”的管理模式以及現在的“精細化管理”,這都是具體可操作的,從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環節。因此,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扎實的按照各個環節來安排,以此來更好地保證落實教學效果。
第二,扎實效果。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模式都是為了實現效果來服務的。因此,教師在扎實各個環節的過程中,切不可死板教條,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具體的內容來安排各個環節,以扎實教學效果作為最終的目的。
第三,扎實學生素質。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們工作的終極目標。各位教師通過精細化的教學和管理,切實的以學生為根本,扎實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們精細化管理的根本。
綜上所述,精心、細致、扎實既是精細化管理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是精細化管理所要實現的目標。不僅如此,這三步也是緊密結合在一起,互相貫穿融會的,不僅精細化管理需要精心、細致和扎實,而且這每一步中都需要時刻以精細化為要求,扎扎實實地做好教學工作,為學生服務,不斷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我相信,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下,一切為了學生,我們一定能做得更好!